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瀏覽標籤

關稅

戴琪:美對中徵關稅是重要貿易手段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 Katherine Tai )今天指出,美國對中國貨物加徵關稅是制衡北京的關鍵因素,華府應不要輕易放棄。法新社報導,戴琪告訴國會議員,由於制衡中國貿易行為不公「難有」進展,這讓關稅措施成為美國一項重要手段。

CPTPP效應 陳吉仲:農產外銷可新增500億元

台灣申入 CPTPP ,農委會評估恐對 20 項農產品造成衝擊,將制定7大配套措施,主委陳吉仲今天表示,深具信心能保護敏感性產品,絕對能將負面影響轉為正面,且已做過完整評估,農產品外銷金額可新增新台幣 500 億元。

美無意取消加徵關稅 中國商務部籲對話協商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 Katherine Tai )日前表示,短期內無意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今天說,單邊加徵關稅不利中美、世界,呼籲雙方對話協商。戴琪日前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短期內不打算取消貿易戰期間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她承認加徵關稅對經濟造成傷害,但指此舉是為「糾正不平衡且不公平的貿易狀況」。

美牛輸入超量 日本18日起暫時提高關稅30天

日本自美國進口的牛肉量已超過日美貿易協定年度限額,日本政府為保護國內業者, 18 日起啟動「緊急輸入限制」( safeguard )機制,將美牛關稅從 25 .8%提高至 38 .5%,為期 30 天。日本放送協會( NHK )報導,日美貿易協定規定,美牛今年度的進口量限額為 24 萬 2000 噸。財務省今天表示,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 10 日,美牛進口 24 萬 2229 噸,已超過規定額度。

違規洗產地案件趨緩 海關去年查獲69件

美中貿易戰未休,國際持續存在關稅壁壘,關務署去年仍查到 69 件外國製品違規繞道台灣「洗產地」案件,以要輸往美國的中國製( MIC )產品為大宗;相較 2019 年 94 件,違規情形已有趨緩。 2018 年下半年美中貿易戰升溫,國際間豎起關稅壁壘情形比以往更盛,為避免產品面臨高額關稅,有些業者會鋌而走險,先將產品繞道台灣,目的在洗產地為台灣製造( MIT )產品再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