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追求什麼東西?

圖片來源:中央社
爸爸生病時開車往返嘉義長庚醫院時,我都放小孩的洗腦神曲「乾飯人之歌」,這個節奏輕快的旋律,跟死亡產生連結,現在聽起來跟尚未產生連結之前完全不同,有一種心碎、沉悶、憂鬱的感覺,由那種歡樂的節奏散發出死亡的旋律,真令人感到窒息。
每個人的生活會因為至親好友死亡、疾病、失敗或不公平而變得荒謬,深刻的連結可能會像燙傷一樣揮之不去。在同樣的捷運站停留,有時候是探望重病的至親,有時候是跟好友歡樂聚會,悲傷和歡樂的感覺同時出現在腦海,我到底處在什麼樣的情境之下?
在網路的社群媒體常常出現心靈雞湯,書籍或媒體也常常給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童年和早期教育當中,我們會得到一些簡單的答案,例如:「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為了更好的來生努力」,或「不要下地獄、要上天堂」。
等到年紀慢慢長大,看許多有思想的書籍,答案可能會變成:「生活的意義在於追求幸福」,「給予和接受愛」,「找到自己的激情」,「實現自己的目標」,或「參與超越自己更偉大的事情」。但這些答案真的是正確的嗎?有回答我們對人生意義或目的的問題嗎?
人是群體的動物,一個人一生獨居在荒野沒有至親和好友,完全沒有跟其他人產生連結,一般人認為這是無意義的生活。整體人類的存在是否有意義?除此之外,個人的存在是否有意義?
而且這個意義只能是一件事情嗎?我們身為人家的子女,一定有父母,可能有配偶或小孩,從小到大遇到了不同的同學朋友,工作的同事,社會上互動的人際關係,這些難道真的都沒有意義嗎?
班內迪克.威爾斯在寂寞終站説:
客觀地講,死亡是人們可能發生最好的事情。它迫使我們面對生活,享受生活的每一秒並且實現自我。這是唯一正確的結局,是必要的,也是強大的動力。
擁有有意義的生活不僅僅是為了實現有價值的目標,參與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情,或實現有價值的目標。相反地,生命的意義是多元的,絕對不是一個單一的價值。
除了自己的快樂之外,哪些人生結局最值得自己追求,如何超越自己的動物本能,如何留下值得令人尊敬和欽佩的事情。
小時候我們的父母告訴我們認真讀書,不要貪玩要集中精神弄一張好的成績單,這樣將來就會比較舒服,過比較好的生活,就我個人的經驗看來一點都沒有錯,這是所謂追求幸福,從經濟匱乏變得比較富裕,在物質上可以有較為享受層級的人生,其實這一步在追求意義是最簡單,照顧自己生物的本能,填飽自己的肚子,滿足自己生理的慾望,舒服的生活等同於幸福。
如果生活有意義,人就更有可能快樂,可是一個不斷沉溺於性愛和吸毒的人生,很少人會認為這樣的生活有意義,但如果換成追逐金錢或權力咧?
有意義和幸福不見得正相關,有些人即使在痛苦中,也能過有意義的生活,只因為他們有意義的活動是艱鉅或危險的。我們的父母或教育體系很少願意承認這個事實,許多辛苦工作達到頂峰的科學家、哲學家或藝術家等等在各自領域燃燒奉獻心力,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大部分都是有意義,但不幸福。
我們可以過著很幸福的生活,只是一絲絲有意義甚至沒有,也可以過著很有意義的生活,但不是很幸福。
有些人這樣認為:生命的意義完全取決於人們想要或選擇什麼。如果某人得到了他們強烈渴望或努力實現的目標或做他們認為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他們就會擁有有意義的生活。
這樣的意義沒有客觀標準,生活的意義是隨心所欲,對這個觀點最有力的反對意見是:有許多內在價值的事物賦予生命意義,而不管它們是否被主觀地渴望、追求或被認為是有意義的。
黃國昌當然比我更有名,知道他的人也比我多得多,但我覺得我比他幸福多了。從小因為存在的問題,我不斷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得到很多的成就感,結交的朋友也都不是黃國昌那種類型。
大家可能比較記得我去跟他上有關於半導體矽盾對台灣重要性的課程,他躺在椅子上閉著眼睛說我有在聽。幾個月以後,因為資安法律的問題,它可以彰顯個人的議題,他非常有興趣對我待如上賓,前倨後恭的樣子就讓我覺得非常討厭,這個人只對讓自己追求名利有關的議題有興趣。
黃國昌其實沒有受過什麼苦,參加太陽花運動的人都說他是來收割的,還私底下去見了馬英九身邊的人之類的,在立法院也沒有用心提出什麼法案,抄襲別人的想法,前後混亂,沒有核心價值,一心一意只為了搶鎂光燈。最後的結果:和健身房館長那樣的人站在一起,頂著柯文哲,為了一個支持服貿政黨的不分區立法委員。
梭羅在湖濱散記講:我相信時間會甄別出優劣。我怎麼有可能會變成黃國昌那樣的人?他要的東西都不是我需要的東西,我要的東西也不是他需要的東西!
圖片來源:中央社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