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美學設計反思海洋環境 馬祖青年淨灘能量向海致敬

東引在地青年利用概念酒設計反思海洋環境的議題,並共同淨灘撿拾海邊玻璃,進而加工成藝術品隨盒附贈,因此成就整體美學作品。圖片來源:中央社

前往海邊採集螺貝類的反思體悟,體現成為民進黨 2021 向海致敬概念酒,蔡沛原以美學設計引領反思海洋環境議題,並結合馬祖青年淨灘能量,展現對海洋的關懷,共同成就美學作品。

「去海邊採集螺貝時,東引澳口要經過約8公尺的海洋廢棄物,才抵達相對乾淨的海域,而我們賴以為食的藤壺、佛手就生長在海洋垃圾旁,我覺得很衝擊,因此將海廢跟飲食生活扣連,海廢不再只是垃圾停留在地景中,反而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蔡沛原分享酒瓶上印製佛手、藤壺、花蛤作為小島的理念。

2021 向海致敬概念酒瓶印上三座貝類小島,底部是馬祖湛藍海面,瓶身透出波光粼粼的大海。蔡沛原說,在地區採集螺貝類時,透過近距離觀察海洋食物在餐桌之外的樣貌,看到貝類生活在海洋環境的狀態,側視藤壺就是隆起島嶼的模樣,不僅隱喻島嶼被海廢侵佔,也藉此希望人類思考海洋生物的生存處境。

海廢是島嶼海岸線上的醜陋與困擾,為何透過海玻璃的折射讓人看到美麗?圖亞圖創意工作室有限公司蔡沛原表示,希望透過對比傳遞反諷的理念,我們的海洋第一眼看很美,但已經被人類摧殘到無法聚焦與微觀。

蔡沛原指出,當大家覺得包裝漂亮,仔細再看會發現外盒有破掉的漁網,不僅想呈現馬祖海廢有龐大比例是養殖漁業廢棄物,包裝盒中間有個洞,表面上好像是個漂亮的海水鏡面,但其實是垃圾,藉此提問,漁網捕撈到的是垃圾還是寶石?

利用概念酒設計反思海洋環境的議題,而包裝盒本身就容易成為垃圾,因此希望包裝減塑。蔡沛原說,除了灰卡外盒是易分解材質,也避免使用尼龍塑膠提袋,而緞帶也藏了尼龍成分,因此與台北紙藝公司合作,最後採用堅韌且與能被分解的紙繩為包裝,希望碰到水的話就會分解,不會因包裝成為遺留地球的垃圾。

不僅希望讓每個人都能反思海洋保護議題,也透過設計讓眾人聚焦馬祖現況生態,支持環境理念。蔡沛原指出,這支酒還協同東引在地青年眾人的力量,青年共同淨灘邊撿拾海玻璃,進而加工成藝術品隨盒附贈,因此成就整體美學作品,也透過親自彎腰撿拾千片馬祖海玻璃,一同向海致敬。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