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年會「亞當計畫」的「藝術家實驗室」邀請 12 名亞太地區藝術家走入台北在地社群。參與的香港藝術家葉惠龍,選擇走到北市公館地下道的「台北連儂牆」,尋找創作靈感。
以行為表演、攝影與錄像作為主要創作媒介的葉惠龍,是香港新移民。他出生於中國廣東,在香港接受教育,中港身分認同的矛盾,一直是他創作養分來源。其作品大多以調侃、幽默的調性,探討政治、文化禁忌、經濟、宗教及個人身分等議題。
他參與了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第 3 屆「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簡稱「亞當計畫」)的「藝術家實驗室」駐地創作計畫,從香港反送中持續升溫的 7 月下旬開始,跟著其他 11 名亞太地區藝術家,走訪台北各個社群。
葉惠龍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他原想探索在台灣的香港移民,但因心繫現在的香港社會情勢,到台北之後,一邊持續關注新聞,創作方向也轉向社會運動。
葉惠龍說:「我雖然不能在那邊,但我仍思考怎麼用藝術家的身分做一些有意義、能夠連結香港抗爭群體的事情。」
他知道台北公館的地下道,有在台港人設立連儂牆(Lennon Wall),讓大家張貼聲援反送中運動字條,便跟本屆藝術家實驗室中同樣關注抗爭運動的保加利亞藝術家維斯列夫(Yasen Vasilev),經常去該處訪談那邊的香港人與台灣人,思考如何回應這場運動,透過藝術創作呈現不同面向。
葉惠龍認為,身為香港社會一份子,應該參加反送中運動,「當下香港社會的狀態,已經不是你支持哪一邊,而是事關人道」。他說,「我有 2 個身分,我既是參與運動的抗爭者,也會後退一步,當觀察的創作者」。
葉惠龍提到,如何透過實際方式參與社會脈動,並透過作品拋出問題,讓觀者反思自己與社會議題的關係,是當下藝術家的課題。
因此,葉惠龍與維斯列夫正發想一個體驗式、類似社會實驗的創作計畫「預演當下」(Rehearsal for the Present,暫譯),讓關注社會運動卻未曾親身參與的大眾,透過他們的作品體驗抗爭現場。葉惠龍說,「重點是讓公眾參與其中,而非只是單純的表演」。
葉惠龍與維斯列夫規劃讓參加者進入安排好的抗爭場景,入場前還要簽署同意書,遵守特定行為規範。藝術家則在場邊以無線電給予參加者行動指令,同時加入一些極端指示,刻意讓參與者心生抗拒。
葉惠龍指出,「抗爭的本質就是反抗」,他與維斯列夫希望大眾「用自己的身體感受抗爭」。
除了在第 3 屆「亞當計畫」座談活動分享創作過程,葉惠龍表示,藝術家實驗室只是這個創作計畫的起點,他們希望繼續完成作品,並帶到香港與其他國家,接觸不同群眾,跟當地不同政治藝術創作者合作。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