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瀏覽標籤

國家人權博物館

藝術家邀綠島居民參與創作 藉吟唱撫慰逝者心靈

綠島人權藝術季舉辦多年,藝術節也逐漸從撫平政治受難者傷痕轉換為與在地居民對話,藝術家林羿綺今年首度邀請綠島居民參與創作「迴聲者群像」,藉吟唱撫慰逝者心靈。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綠島人權藝術季,今年以「如果,在邊緣,畫一個座標」為題,策展人羅秀芝試圖從邊緣發聲,以邊緣為核心,重新繪製座標,勾勒全新的倫理、政治、美學圖譜。

政治受難者漫畫 腳本作者盼單純視角看近代台灣

以政治受難者蔡焜霖生命故事為基礎的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目前已經發行第2冊,日前舉辦分享會。腳本作者游珮芸坦言,希望讀者閱讀漫畫時以孩子單純的視角出發,去認識近代台灣。台灣首部政治受難者傳記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以政治受難者蔡焜霖 90 年的生命故事為基礎,由兒童文學專長的作家游珮芸負責腳本創作,繪本藝術家周見信創作漫畫。

推動轉型正義有成 國家人權博物館德國獲獎

由德國國會成立、專門負責提醒社會不要遺忘東德獨裁歷史的基金會,今天頒發 2020 年度「卡爾.威廉.弗里克獎」特別獎給台灣的國家人權博物館,表揚它推動轉型正義的成績,由駐德代表謝志偉代表受獎。德國「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 Bundesstiftung zur Aufarbeitung der SED-Diktatur )執行長卡明斯基( Anna Kaminsky )致詞時表示,在台灣推動轉型正義尤其需要勇氣和堅持,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成績有目共睹,獲獎實至名歸。

人權館推兒童權利特展 回顧反送中、反課綱微調少年故事

20 日為聯合國「兒童國際公約」頒佈 30 週年,也是世界兒童日,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我是兒童 我有權利」特展選在今天開幕。不但提醒大人要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兒童權利,更以童趣可愛的互動設計,告訴小朋友,兒童不但應該是受到保護的對象,更是權利主體,在台灣與世界各地,已經有許多兒童積極參與社會,帶來改變。

《央廣》「說好不要哭」!人權館搬演兒童劇 傳遞人權自由可貴

今年適逢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頒布三十週年,國家人權博物館繼年初推出台灣第一齣以白色恐怖為題材的兒童劇「愛唱歌的小熊」,11 月中要再度推出以政治受難前輩陳欽生生命故事為藍本的兒童偶劇「說好不要哭」,讓兒童了解人權價值的可貴與重要,也向白色恐怖年代中的母親們獻上最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