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全球經濟的雷曼時刻 疫情影響一次看懂

圖片來源:中央社

武漢肺炎經濟衝擊效應專題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對全球經濟衝擊效應逐漸擴散,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國際機構表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恐因疫情受阻;從主計總處數據來看,疫情對輸出、民間消費以及物價衝擊已經顯現,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保 2 」,恐怕還是未定數。

1 月 23 日,中國武漢封城的訊息傳開,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 19 ,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擴及新加坡、越南等其他國家,疫情陰影迅速籠罩全球;台灣宣布提高防疫層級,政府如臨大敵的舉動,讓民眾嗅到山雨欲來的不安氣息。

短短 1 個月內,台股經歷史上最慘紅盤日,單日重挫近 700 點;中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接連宣布實施猶如半封城的「封閉式管理」,引爆業界對於供應鏈「斷鏈」的憂心;日本、韓國疫情連環爆,加劇市場對亞洲地區經濟前景蒙塵,不只日圓避險光環失色,熱錢更撤離亞洲市場,亞幣應聲重挫。

IMF 認為,武漢肺炎疫情已傷害中國經濟成長,若進一步擴散至其他國家,恐令今年原已預期「高度脆弱」的全球經濟復甦進展受阻。

德國知名智庫、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所長費爾伯邁爾(Gabriel Felbermayr)更示警,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已超越美中貿易戰和英國脫歐,成為當前全球經濟的最大威脅,甚至可能是「雷曼時刻」,德國、韓國、台灣、日本、美國的製造業都可能被拖累。

中國外溢效果重傷台出口 民間消費靠宅經濟支撐

2003 年 SARS 時期,國人深陷對疫情的恐慌,更親身經歷消費蕭條、房市築底的慘況,也因此,武漢肺炎爆發以來,市場擔憂台灣經濟將再陷低谷。

主計總處 2 月中旬發布經濟預測,下修 2020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 0.35 個百分點,降至 2.37 %;並以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的疫情控制在 3 個月內為前提,估疫情帶來的負面衝擊約 0.35 至 0.5 個百分點,且「對輸出影響尤其大」。

根據 IHS 資料庫, 2003 年中國 GDP 占全球比重為 4.26 %, 2019 年躍升至 16.27 %;國發會官員坦言,中國如今影響力大增,不只是消費大國,也是全球重要的生產基地,對其他國家及台灣造成的外溢效果,會比 SARS 時期更為明顯。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處長蔡鈺泰分析,中國造成的影響可分為兩大面向,一是中國經濟體規模龐大,當中國因疫情衝擊、需求降低時,會削弱台灣出口表現;二是台灣與中國供應鏈緊密,中國因疫情嚴峻,許多城市封城、封閉式管理,造成人流、物流受阻,廠商復工及供貨都有問題,台灣上下游產業鏈都會受影響。

從主計總處最新發布的經濟預測來看, 2020 年實質輸出成長率為 1.73 %,較去年 11 月預測值大幅下修 0.96 個百分點。

至於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率為 1.58 %,較上次預測值下修 0.44 個百分點。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分析,「宅經濟」當道,現在網購盛行,即便不出門,也可以在家購物,多少有助於減緩疫情帶來的衝擊。

觀察行業細項,吳大任分析,餐飲業可以透過外送平台取得訂單,零售業若有經營線上通路,衝擊也可望減緩,但交通運輸、觀光、百貨等業別,以實體服務為主,恐怕傷害還是很大。

儘管主計總處 2 月中旬發布的經濟預測已納入疫情衝擊,仍被詬病「過於樂觀」,一名國民所得評審委員私下吐苦水,直言疫情發展仍是進行式,且中國經濟數據、疫情、復工等資訊不夠透明,「影響多少,目前真的很難掌握」。

SARS 時期房市慘淡 2020 年第 1 季量縮價穩

談起 SARS 時期,許多人都會有印象,原本已向下修正的房市,因疫情雪上加霜,下殺至谷底;回想當時市況,住商不動產企研室經理徐佳馨形容:「不只是一攤死水,根本是像沼澤。」

徐佳馨表示,當時已經是空頭市場,又爆發聞所未聞的大規模流行疾病,死亡數持續攀高,「大家完全被嚇到」;景氣不好、人人自危的環境下,根本沒人要買房,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的公寓,一坪只要 20 萬元左右,和如今每坪動輒 80 萬元的市價是天壤之別。

至於當前市況,台經院研究員劉佩真分析,房市自 2016 年的低點緩步成長至今,又處在資金豐沛、超低利率的環境,賣方抗壓性遠比 SARS 時期要好,預估今年第 1 季房市「量縮價穩」,儘管成交量減少,賣方對於讓利幅度還是有堅持,較難出現大跌價的局面。

徐佳馨指出,建商經歷房市十餘年的多頭,口袋深了、體質也變好,因此目前房市氛圍並沒有SARS時期的低迷;劉佩真則說,台灣疫情和其他國家相比,並不算嚴重,不過市場能否逐步回溫,仍得關注疫情後續發展。

疫情激起民眾恐慌 主計總處:不至於通貨緊縮

有了對抗 SARS 的經驗,今年 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爆發的消息一出,台灣民眾高度戒備,人人搶買口罩、酒精,甚至意外掀起「衛生紙之亂」的烏龍事件,除了擔心買不到,也害怕價格會愈炒愈高。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邱淑純解釋,疫情對物價的影響,主要是需求減緩,導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走低,但不至於發生通貨緊縮;她也說明,現在民眾搶買的口罩,政府統一徵收並調配定價,不會有價格哄抬的情況。

不過中國最新公布的 1 月 CPI 年增 5.4 %,創下逾 8 年新高,其中,食品價格年增 20.6 %,豬肉價格上漲 116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還特別強調,大規模通膨的事情「絕對不會」出現。

元大寶華董事長梁國源指出,中國之所以談到通貨膨脹,除了疫情引發民眾囤物資,非洲豬瘟墊高豬肉價格、農曆春節的基期因素也有關係;回到台灣的物價情勢,不只沒有通膨問題,在疫情還不是非常嚴重的情況下,對通貨緊縮也不須過度擔憂。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