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製的氣象衛星「獵風者」將在明年升空,為第三期太空計畫揭開序幕。航太學者指出,台灣太空產業鏈逐漸成形,未來除了持續加強人才培育外,提升企業「飛行履歷」,有助於台灣進軍國際太空產業。
太空產業是總統蔡英文的重要政見,蔡總統去年出席未來科技展時提到,全世界在未來 10 年,預計會發射數萬顆低軌道衛星,因為台灣有能力研發、製造衛星,可以成為衛星零組件、地面接收設備的重要研發製造基地,同時也要加強培育青壯太空人才,「台灣不會缺席太空產業」。
第三期太空計畫自 2019 年起至 2028 年止共 10 年,將投入新台幣 251 億元,規劃建立台灣衛星供應鏈,以進軍全球太空產業。
太空產業政府帶頭衝 分進合擊拚履歷
知名德國籍華人天文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葉永烜形容,台灣的太空產業正處於剛冒出新芽時期,雖然還稱不上是完整的產業,但這幾年台灣「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福爾摩沙衛星七號」陸續升空,加上第三期太空計畫接力進行,民間參與太空計畫的機會增加,對台灣的太空產業鏈形成有一定的幫助。
葉永烜觀察,太空產業真正的商機並不是在台灣,而是國際。雖然政府帶頭發展太空產業,但畢竟政府預算有限、計畫也比較固定,因此,民間應主動投資太空產業,尋求與國外產業連結,「政府做政府的事,民間做民間的事」,各司其職、分進合擊,才有助台灣太空產業發展。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所長趙吉光則建議,國家太空中心應該扮演火車頭的角色,協助台灣廠商走向國際。
趙吉光說,太空產業非常重視「飛行履歷」,如果台灣的企業擁有精密的技術,卻沒有實際應用在衛星或火箭上,在國際競爭時往往因為對方一句話「你又沒有上過太空,為什麼要用你的?」而失去機會或是被買家砍價。
趙吉光不諱言,太空中心的性質特殊,背負了期待與壓力,不能失敗,因此過去在各項計畫遴選廠商時,即便想要嘗試新廠商,但可能有所顧忌,所以仍會優先選擇已有「飛行履歷」廠商。
但隨著接下來第三期太空計畫,將以自製衛星為主,給予台灣的年輕廠商更多機會,趙吉光也觀察,近年太空中心已經在計畫中逐步調整為雙軌制,一套使用有飛行履歷廠商,一套使用技術精良、但沒有飛行履歷的台灣廠商。
「雖然雙軌制仍然還是保守一點,但對於國內廠商而言確實也增加了一些機會」,趙吉光建議,往後可以再採取更彈性與開放的措施,支持業者。
太空產業鏈如畜牧業 政府養乳牛支持業者發展
被譽為台灣「火箭大叔」的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主任吳宗信指出,雖然廠商有良好的技術,但是在上太空之前,必須在地面上進行各項模擬太空環境的測試,確保精密的技術上了太空後能夠適應環境、正常運作,非常需要測試環境,建議應該由政府出面來蓋測試廠,減低業者負擔。
吳宗信以「畜牧業」形容在太空產業鏈中,政府與企業的關係。他說,政府應該要負責養乳牛,並提供優良的牧草讓乳牛食用,確保產出的牛奶品質,而業者如果需要牛奶,只要付點錢就可以來擠牛奶,不過這些帶回去的牛奶,後續要做成巧克力牛奶還是乳酪,業者就要自己想辦法。
吳宗信表示,養牛、種牧草的錢來自於人民的稅金,政府把牛養好並且支持許多不同類型的乳製品公司,未來這些公司不但可以提供民眾生活所需,也能提供工作機會,讓人才能夠留下來發揮所長,創立更多的公司、挑戰不同的製品,這才是產業的良性循環。
中央大學太空所研發製造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曾隨著福衛 5 號升空,守護台灣,其所培育出的太空人才也成為台灣太空產業不可或缺的戰力。今年中大將設立台灣第一個「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盼能為台灣培育更多的太空人才。
台灣太空人才濟濟 連新加坡都想挖角
葉永烜指出,台灣的太空人才濟濟,在國際享有盛名,連新加坡等其他國家都想要挖角,這是台灣發展太空產業的優勢。
他認為,台灣的太空產業要進入國際產業競爭,第一步一定是先從一個小衛星開始,打響名號;而政府要做的是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讓企業沒有後顧之憂,好好發展產業,才能讓國際相信台灣太空產業是值得信任。
葉永烜觀察,現在一些台灣年輕人組成的團隊,在太空產業領域的技術具有不錯能量,而且有矽谷人的特質;如果政府能夠持續提供協助並鼓勵他們,假以時日,表現將會無可限量。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