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張富忠與邱萬興出版的《綠色年代–台灣民主運動25年,1975~2000》文字整理:邱斐顯
自由主義學者張忠棟教授逝世日(1933~1999)
在台灣崎嶇坎坷的民主運動道路上,張忠棟教授曾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率性,展現一個正直知識份子的風骨,投身台灣民主改革運動。對於時政,他不斷提出真摯的呼喚、痛切的針砭。不論是早年處身在國民黨,或是後來加入民進黨,甚至到最後因理念不合而脫離民進黨,張忠棟教授始終是言行一致的自由主義學者。
張忠棟,1933 年 1 月 1 日出生於中國漢口市。二戰之後,1949 年跟著難民潮來到台灣,唸完台南二中,考上台灣大學歷史系。服役後,曾任教於新竹中學。1959 年考上台灣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獲碩士學位後,隨後又前往美國,取得密西根州立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1973 年返台,在台灣大學講授美國史、美國外交史、中美關係史等課程,並兼任中研院美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美麗島事件發生之前,台灣政治的戒嚴氛圍肅殺,張忠棟經常挺身而出,宣揚自由主義的理念,力主台灣應該民主化。
1979 年 12 月,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張忠棟、楊國樞、胡佛、李鴻禧等四位「自由主義」學者的台大教授,企圖發表一份聲明,呼籲國民黨政府「明辨事實真相,不要趕盡殺絕」,來營救黨外人士。這份聲明後來因聯合報與國民黨當局的封殺而無法刊出。這四位台大教授因此被國民黨軍方以及保守份子視為眼中釘,甚至被封為自由主義的「四大寇」、「四大毒草」。自此之後,這幾個教授在戒嚴時期參加民主運動的過程中,備受國民黨情治機關的騷擾和打擊。
八○年代之後,台灣黨外運動風起雲湧,張忠棟協助黨外,制衡國民黨,並要求國民黨貫徹民主憲政。幫助「黨外公政會」得以順利成立,張忠棟、楊國樞、胡佛、李鴻禧等四人居中協調,出力不少。1986 年,民進黨在圓山大飯店突破黨禁之後,張忠棟教授更是為民進黨人士助選站台。
1990 年 12 月,張忠棟加入第一個認同台灣獨立理念的學術團體「台灣教授協會」。1991 年 8 月,張忠棟教授加入民進黨,並積極參與在 8 月召開的「人民制憲會議」,參與「台灣憲法草案」的研議。1991 年 4 月﹐他退出中國國民黨﹐1991 年年底,張忠棟教授獲民進黨提名並當選為不分區國代。
在台灣的民主浪潮裡,張忠棟教授的身影幾乎是不曾缺席的。
1989 年,要求修改「大學法」;1990 年,要求「反軍人干政」的示威抗議活動;1991 年 9 月,張忠棟教授抱病參加廢除惡法刑法一○○條的「一○○行動聯盟」靜坐行動。在臺大醫院靜坐示威中,身體虛弱的他被警察強行抬走,但其堅毅不拔而抵抗強權的神情,卻是令人動容。翌年﹐刑法 100 條終於做了修訂。
張忠棟教授後來因罹患肝癌,身體違和。患病期間,他仍熱心參與各種有關「民主」、「憲政改革」及「台灣獨立」的群眾運動。1992 年 4 月 21 日,在民進黨推動的「總統直選運動」大遊行中,張忠棟教授帶領群眾高呼「總統直接民選」、「台灣獨立建國」的口號。1992 年 8 月 23 日,他加入「『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
李筱峰教授曾在懷念莊忠棟教授文寫下,記得有一次在中山足球場的一場大型的社運演講會上﹐張忠棟上台第一句話﹐就用慢條斯理的口氣對民眾說:「各位父老兄弟姊妹﹐非常抱歉﹐我因為剛從醫院出來﹐打過的麻醉針還沒有完全退﹐現在嘴唇還是麻麻的﹐不能完全控制﹐如果說話不清楚﹐要請大家多多原諒。」頓時掌聲如雷﹐許多民眾被這位抱病上台的「外省」教授感動得熱淚盈眶。國民黨和新黨喜歡中傷台獨運動是在排斥「外省人」﹑分化族群﹐從張忠棟教授受到民眾這樣的愛戴﹐正好可以為這種中傷提出反證。
1997 年,國民黨、民進黨兩黨聯合修憲期間,張忠棟教授因理念不合而選擇離開民進黨,但他的理念仍深受民進黨人士的敬重。
1999 年 6 月 11 日,張忠棟教授因肝癌病逝於台大醫院,遺體捐給台大醫院。張忠棟教授過世後,親友依其生前意志,不發訃文、不舉行公祭,僅於 6 月 19 日在台北市和平東路的靈糧堂舉行簡單而隆重的告別儀式。
原文出自邱萬興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