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上街頭抗議的價值

圖片來源:中央社
因為青島東的運動,奇遊團最近有較頻繁的聚會,10 年前因為馬英九恩熙吸主委說反服貿電信只有三隻小貓,林盈達、林宗男和我,之後開始發動連署以來,我的生活就有重大的改變。
運動一開始林宗男去上電視比較多,林盈達在新竹、我在台南,去上電視節目對我們兩個來講比較不方便,尤其是我。那時候我記得林盈達講千萬不要去上談話性節目,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那個鏡頭一直照著你,久了以後大家都會認識你,生活就會有重大的改變。
後來我還是去上了一些節目,一開始反中資紫光,因為事情太重要了,沒有什麼人,雖然後來再加進來張順志,不得已去上了幾次電視。反數位身分證的時候,林宗男和我最積極,有機會的時候就會去談話性節目。
許多媒體封我為「深綠學者」,如果從我參與運動的過程,完全不符合事實,我訴求的主要對象一直都是民進黨,站在民進黨的對面。按照這些媒體貼標籤的定義,我根本不符合「深綠學者」這樣子的身分。
不過這種反對形式是有希望,有點像在大英帝國底下甘地的抗議運動。
如果是藍白這些人執政,我覺得我們的反對都不會得到任何正面的回應。
我唸大學的時候跑去野百合靜坐,因為謝志偉老師說去德國唸書不用錢,我就跑去德國唸博士。太陽花和反紫光的運動之後,我開始跑馬拉松,雖然跑得很慢,但養成跑步的習慣。第一次我是去做我擅長的事情,我真的很會讀書、考試、拿學位;第二次我是去做我不擅長的事情,我跑步真的跑得很慢。但我覺得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我可以持續做這麼久,然後在中間找到真正的樂趣。
從開始跑步到現在已經過了 6 年 6 個月又 22 天,竟然比我中學填鴨的六年還要長,總共跑了 16747 公里,每個月大約平均 200 公里,一天平均 7 公里左右。從天天跑步,跑三天、休息一天,最後停留在跑兩天、休息一天的平衡狀態,三天跑 20 公里,感覺非常舒服。
去參加這些抗議的運動到底有什麼用?我那天在青島東搖滾區的台上講:各位的勇敢,不僅為台灣的未來,帶來無限的希望,也為自己的人生選擇,跨出決定性的一步。這是一場戰役,我們都是為了台灣而奮鬥的戰士!
如康德所言:「道德法則在我們的理性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按照我們希望成為普遍法則的原則來行事。」
我們的努力和奮鬥本身就是意義所在。

立法院會28日下午三讀修正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部分條文,場外抗議人潮晚間仍未散去。圖為立法院鳥瞰濟南路上聚集民眾。(圖片取自中央社)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