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可可大會中斷6年後,今天在巧克力王國比利時召開。因應氣候變遷、農民老化和歐盟環境法規趨嚴等當前產業挑戰,本屆大會以永續為主題,並強調保障供應鏈最弱環節的產地農民收入。
總部設在全球可可豆最大出口國象牙海岸、涵蓋全球 29 個可可豆進口國和 23 個出口國的「國際可可組織」( ICCO ),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可可大會( WCC )是相關產官學最大集會,因 COVID-19 ( 2019 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中斷6年後,選在「世界地球日」的今天起,一連3天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恢復舉行。
主辦國比利時是全球僅次於德國的巧克力製成品出口國,每年帶來 77 億歐元(約新台幣 2676 億元)營收。比利時發展部長根妮茲( Caroline Gennez )在開幕式後的論壇指出,巧克力是比利時的國家認同之一,擁有龐大巧克力經濟也代表對環境和產業鏈負有巨大責任。
比利時在 2018 年將巧克力列入國家永續政策發展要項之一,目標是在 2030 年前讓所有境內上下游業者都能達到永續認證標準,並透過援外發展機構「比利時開發中國家投資公司」( BIO )投資非洲產地可可加工業,以提高在地經濟產值。
根妮茲表示,供應鏈永續必須以人權為核心,可可豆產地的農民是整個巧克力生產價值鏈中最弱一環,須提供他們基本生活收入保障。近年大家對永續價值的認知雖然提高,包括認同經濟利潤應公平分配到產業鏈各環節,但仍須建立國際共同標準才能有效落實。
國際可可組織執行主任阿利昂( Michel Arrion )強調,可可農收入真的太低了,且可可豆生產國難以像歐洲聯盟( EU )等富有國家政府提供對農民補貼。他認為,應該要把產業的餅做大、提高售價,才有更多利潤可分配。
不過,在昨天大會正式舉行前的場邊論壇,德國、法國的學者共同提出報告分析兩國市場顯示,可可產品價格預估今年第一季平均將較 2018 年上漲一成,主要反映能源、包裝、糖與牛奶價格及勞工成本上升。第二季更將較第一季再漲一成,而零售商和終端產品製造商的利潤率並無太大改變,代表他們有能力確保自身獲利。
相形之下,非洲、中南美洲等貧窮國家的可可農規模小、力量分散,缺乏議價能力,因此也有公民團體倡議應以類似國家對勞工保障基本薪資方式,要求國際達成對可可農基本收入的共同保障標準。
此外,歐盟保護森林規定和「企業永續盡責調查」( CSDDD )指令等法規,對可可豆產地也帶來成本負擔。象牙海岸駐歐盟大使多索( Abou Dosso )在今天大會論壇表示,歐盟規定將對可可豆出口國帶來阻礙,但這是永續發展的機會而非威脅,產地國需要更多財政上的支援來因應。
聯合國發展權特別報告人戴瓦( Surya Deva )也指出,歐盟「企業永續盡責調查」雖然在立法過程中修改減低了企圖心,但仍是值得肯定的立法,將禁止強迫勞動等人權面向納入,使得保障供應鏈各環節工作者的基本生活收入不只是政府責任,也是企業責任。
世界可可大會今天上午開幕式由比利時王后瑪蒂爾德( Mathilde )領銜致詞,歐盟負責貿易政策的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 Valdis Dombrovskis )等人也出席致詞。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