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輕軌改善方案5:延長營運時間 高捷回應暫不考慮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文:Claudius

目前輕軌營運時間只有 6:30~22:05,然而捷運是 6:00~24:00,連公車都比輕軌晚,對於轉乘捷運族群,或推廣夜間活動觀光較為不利,也有不少民眾希望延長營運時間。

因此,我們先前就在輕軌改善方案建議中,提出「輕軌評估延長營運時間」的建議,張博洋議員也已邀請捷運局與高捷共同討論此議題。

根據高捷公司說明,輕軌試營運結束正式收費至今(3 月中),平日平均運量為 2 萬 5873 人、假日 3 萬 7160 人(如此 3 月日均運量大約會在 2.95 萬人左右)。

但上午 6 點 30 分至 7 點時段,運量僅占平均日運量 0.85%(約 250 人)、晚間 9 點 30 分至 10 點也僅占 1.85%(約 550 人),觀察目前趨勢暫無迫切延長收班時間需求,若輕軌沿線有特殊夜間大型活動,會視狀況配合延長營運時間。

高捷拿出實際數據分析值得肯定,但夜間運量不高,是否不應該加開班車呢? 我們還是來看現在的營運狀況:

22:05 時,C1 籬仔內站會雙向對發最後一班列車,大約 22:50 左右兩班車跑到 C20-21A 之間會交會,因此美術館一帶大約到 22:40 雙向都有列車,是比較均衡的狀態。

由於輕軌目前跑一圈的時間較長,列車順時針過了美術館,開進大順路之後,順行的末班時間當然就越來越晚。以大順路一帶為例,23:00 後順行都還有車。而逆行開到了哈瑪星、駁二、展覽館方向,逆行末班也都超過 23:00。

問題是這些比較末端的地方,那些看似「很晚的班次」其實有個問題,例如 C5 夢時代雖然逆行 23:26 才末班,但如果你要跨過籬仔內搭到大順路一帶,那 21:56 就最後一班了,之後的列車到 C1 以後都會直接收入車庫。21:56~22:15 之間只能從順行繞去大順路,22:15 順行末班以後也沒有了。因此並非看末班車還在跑,就說輕軌營運其實很晚。

再來,目前夜間運量雖低,但仍有配合捷運路網轉乘的作用,這對建立大眾運輸服務的信任感仍有一定重要性。

這裡說個故事,2008 年,高捷紅線剛通車時,原本營運只到 23:00,不久後開始「試辦」23:30 發車的深夜列車,但只過了 3 個多月,由於平均每日僅 550 多人次搭車,高捷決定在 2008/9/1 停駛深夜列車。

當時《聯合報》就發出特稿認為「高捷深夜列車不宜喊停」,並提到「要民眾養成普遍搭乘捷運習慣,有賴『誘導』外,前提是提供『便捷』及『良好服務品質』」,算是《聯合》難得較為公允的文章。而在陳菊市長與議會均呼籲高捷應該持續行駛深夜班次之下,高捷就繼續行駛,甚至日後乘客增加後,深夜列車延長到午夜收班並縮短班距。而高捷當時最後半小時的運量,大概就等於現在輕軌最後半小時的運量。

輕軌成圓時,市府發行的《高雄月刊》做過一期「高雄夜玩家 輕軌自由行」特刊,介紹不少家輕軌沿線的宵夜店,至少開到 23:30~ 01:00,都已是沒有輕軌的時間。這就和內文介紹宵夜名店「搭輕軌就能輕鬆到達」初衷有所落差。

「夜經濟」是當今許多城市日益重視的一環,《Monocle》雜誌在評比全球宜居城市時,甚至就把夜經濟納入其中一項指標,近年來高雄不分朝野也都有民代疾呼推展鼓勵夜觀光、夜經濟相關政策,交通如何和經濟活動結合拉抬自然相當重要。以大眾運輸較為發達的城市為例,布達佩斯、墨爾本、柏林、布拉格⋯⋯等地均有部分徹夜營運的輕軌路線。

當然高雄目標還沒那麼遠,深夜列車的成本控制(包含人力、電費、以及調整收班前後調度與安檢的作業成本)更是成功前提。

因此,我們建議以目前輕軌假日運輸量較高特性,先推出週五~六晚間營運的「夜間列車」,時刻可設定在 22:20,22:50 兩班,或至少 22:35 一班。配套措施則是結合沿線深夜營運店家提供「終電」資訊,例如一向對輕軌較為友善的夢時代,商場內現在就會廣播輕軌末班車時間,那就可以協調商場在週五、六特別宣傳。而市府也可透過 MaaS 系統,提供轉乘教學、深夜折價、宵夜優惠等行銷方案。

先結合城市夜間行銷試行此類「假日列車」,以及將活動時的延長服務常態化,收集營運數據後再滾動修正夜間列車的運行方式,應該是較為合理可行的目標。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圖片來源:取自 高雄好過日 臉書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