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Drill

圖片來源:截自 李忠憲 臉書
以馬內利美語這個貼文在我臉書上出現五、六次,從小就把生活逼迫成這樣真的很不簡單,我也有過六年這樣分秒必爭的生活,痛苦但充實、結果不錯、很多成就感。
我是完全由自己逼迫自己的,沒人叫我這麼做,也沒有什麼督促的力量。我想當初如果是別人逼我這麼做的,我應該會失去吸收知識的胃口。另外我 12 歲以前是完全都在玩,本來打算是要去做工,跟這些從小就贏在起跑點的小孩有很大的不同。
以前在德國的媒體看了好幾篇有關於中學教育的文章,德國人檢討為什麼 PISA 考試(國際學生評估計劃),評估中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領域的能力,亞洲的學生,尤其是中國,在 PISA 考試中表現優異,通常得分名列世界前茅。不過我看德國媒體寫這些文章,好像都不害怕自己的年輕世代輸在起跑點上。他們用了一個字叫做 Drill,德國人說這一點,我們永遠也比不上亞洲的學生。
亞洲在基礎教育階段,特別重視學業成就和標準化考試的準備。德國的教育系統以其職業教育和應用科學教育聞名,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實踐應用能力。
從小像這樣唸書,有這種行程表,能夠持續到什麼時候?過度的壓力與疲勞可能導致對學習的熱情與創造力的喪失。
德國、法國這些國家對於思辯的教育才最重視,中學畢業會考最難就是哲學,沒有標準答案的考試的確很困難,很難用標準答案填鴨的教育方式得到很好的成果。
德國大學一般來講要申請入學並不困難,困難的是畢業,大學的把關很嚴格,並沒有班級趕鴨子這樣子的行程設計,也不覺得學生唸得越快、越早畢業就越聰明,每個人在大學裡面都是獨立的個體,自己要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讀書學習和思考創造雖然有關,但是兩回事,思考研究或藝術創造通常需要自由的精神。最近中國的經濟崩潰,許多人講主要原因是制度沒有自由,令人恐懼而且充滿模仿抄襲、缺乏創新。
像我這種曾經自願過這種生活的人,感覺真的非常痛苦,即使成績非常優異,日子很不快樂,把人逼到這種程度,基本上是在瘋狂的邊緣,不是想毁滅世界,就是想毁滅自己。
至於如果是被逼的,我沒有這種經驗,但我相信應該更加悲慘。
這種方法有沒有用?對個別的學生來講我不知道,但對世界桂冠諾貝爾獎,各國得主數量這張表格說明了一切。
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是世界第一,納粹把一些猶太科學家逼走,後來才被美國趕過去,現在其實也還很好。

圖片來源:截自 李忠憲 臉書
圖片來源:截自 李忠憲 臉書

原文出自李忠憲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