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laudius
最近還是看到很多針對高雄的言論(例如 PTT),試圖酸高雄「只會擺幾隻充氣小鴨當觀光賣點」,「不知道這麼多人重複去看什麼?」⋯⋯
這些言論都試圖講述高雄只會「辦活動」,人潮商機都是「暫時的」、「表面的」。
長期關注公共論述就會發現,這類的論調,大概已經持續了 20 多年,從謝長廷市長開始把美學帶入公共建設就常常出現。
然而 2024 年高雄有黃色小鴨;先前 2023 年有海洋派對等諸多活動;2022 年辦了文博會、台灣設計展、台灣燈會;2021 年辦了雙十煙火;2020~21 年的跨年辦了跨百光年⋯⋯。
2017 年通車到此處的輕軌變成活動運輸重要工具,2021 年啟用的流行音樂中心成為愛河灣固定據點,2022 年為了燈會加裝的智慧燈控系統每當重要節日時可以調出不同光影顏色,2023 年升級過的大數據管理系統可更清楚掌握人流與交通控制,隨時間累積,能玩的變化越來越多。
活動一直辦、重複辦,人潮就一直來,越來越多,酸民要說怎麼辦?
隨著「體驗經濟」成為重要的商業模式,城市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也不再能靠一成不變的日常風景,而是帶入更豐富體驗的「策展能力」,這也成為建構城市品牌的一環。
舉例而言,日本設計事務所 graf 的總監、京都藝術大學教授服部滋樹就認為,「地域品牌化」可說是「設計講述的方式」,並包括讓概念「可視化」的過程。而地域活性化的成功標準,他認為則是「縣民驕傲(civic pride,這邊縣民日文泛指地方居民)」,以及「能不能讓居住在當地的人發現到以前沒有注意到的事物」,因而「外來者的視線」常常很重要。
高雄近 20 年轉型的主軸之一,便是打開水岸,重拾「港都意識」的過程,這裡面就包含了「城市圖像」觀看模式、以及港市「開放空間」的重構。有了嶄新的城市視野,就能在這個台灣獨有的舞台,一再的端出各種活動變化。
當然,需要磨練的是如何在其中保有地方個性的樣貌,而不只是移植國際化、現代化的觀點。隨著時間過去,高雄慢慢培養出一群廣義的「策展人」,這裡面包含政治人物、公務員、設計、文化領域專家與愛好人士、經營地方品牌的人們⋯⋯這些在地社群的形成,將確保高雄能否保有持續創新的能力。
外地酸民只看到高雄在辦活動,讓他們挫折的是這些活動越辦越好。但作為在地人的我們,應該更重視的是高雄能否從人才、政策、商業環境等諸多層面持續提升「策展力」,讓這座城市不斷進化下去。
原文出自高雄好過日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