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明明是個海島國家,卻有很多人不曉得台灣的遠洋漁業產值每年高達產值 400 多億元,高居全球前三位,其中鮪延繩釣產業規模甚至全球排名第一,作業漁場遍佈世界三大洋區。
然而因為過去對漁業建設的不重視,漁工的作業環境長期以來都很惡劣,下船後就算遇到寒流來,也只能站在路邊洗冷水澡。
這樣的境況,在 8 年後已經有所改變。
8 年來,漁業提升了什麼?報給你知:
在過去 8 年來,漁業署投入新台幣 155.6 億元打造韌性漁業,優化了 138 處漁港、1.8 萬艘漁船作業及交易環境,穩定養殖供水、新增養殖供水管線可達 690 公頃,並且還強化冷鏈設備及物流,提升水產品質。
對比 2008-2015 之間的漁業建設經費為 91.04 億元,2018-2023 則為 155.6 億元,相比過去,漁業建設的經費成長了 71%,那麼,錢都花在哪裡呢?
最重要的就是疏浚港口,共計已經改善了 138 處漁港,包含鎖定近年大型漁船進出作業需求,讓碼頭加深,並優先施作攸關安全的清淤,完成疏浚 156 港次,並整建老舊碼頭近 1.4 萬公尺、改善防波堤近 5200 公尺,提升碼頭作業效率,以及改建 21 處生產地魚市場,提升環境品質、衛生。
還有用來改善船員工作環境,共設置岸上淋浴室 28 處、祈禱室及休息室 13 處、住宿設施 2 處。以近期完成的前鎮船員會館為例,可服務約 300 艘遠洋漁船、返港船員約 1.5 萬人次,滿足盥洗、休閒、餐飲、宗教活動、住宿等需求。
再來是穩定養殖生產區的水源、提升水質潔淨度,漁業署統計已完成海水統籌供水管線 3.5 萬公尺,新增供水面積 690 公頃;完成道路鋪設 7.4 萬公尺、出海道路 1.1 萬公尺,改善生產環境;以及完成養殖生產區的排水路 10.7 萬公尺,讓防洪排水保護標準從 2 年提升為 10 年,與區域排水標準一致化。
然後還有冷鏈建設,也是近 8 年漁業施政的重要項目,依各區產地產業型態,推動建置初級及區域加工、冷凍製冰設備,可提供年 1.2 萬公噸水產加工量能,可提升加工產能 2 倍以上,延長水產品保存期限 10% 到 20%,減少水產品耗損 3% 到 5%,以及提升水產品品質、衛生等效益。
其次在消費地建置冷鏈物流,搭配區域物流中心強化產業鏈的區塊形成,促使全國整體產業升級,共增加 2.3 萬公噸冷凍倉儲能力
估計以上建設可提升水產品質、生產效益,累積增值近 40 億元效益,水產產能增加 3.5 萬公噸。
最後,當然還希望漁港具備遊客休憩功能,吸引消費人潮,因此還完成 28 處漁港水岸環境景觀改善,營造約 20 公頃親水空間,並與周邊海岸環境串連成遊憩廊帶,可望帶動每年逾 371 萬人次到漁港遊憩消費。
以上實在太多事情,所以寫得這麼長還寫不完⋯⋯8 年來 155 億投入漁業建設,全部都花在刀口上,從疏浚港口、加深碼頭、改善防波提、改建魚市場、船員生活中心、改善海水養殖供水管線、漁業冷鏈設施及物流中心、漁港遊憩空間整建等等,從停靠船、船員下船、漁貨進冷鏈、消費者來購物等等,每個環節都照顧到,花 155 億元真的幫助台灣漁業產業升級,花得相當值得。
以上就是這 8 年來漁業發生什麼事,報給你知,稅金花在這裡,讓漁工下船能洗個熱水澡,讓海水養殖的供水管更新、讓漁獲有更好的冷鏈設備,讓消費者有更舒適的魚市場能逛,都是讓產業變更好的建設。
永續經營就是「選對的人,做對的事」,把錢花在對的地方,讓大家賺更多錢,生活更好過。請讓我們繼續對下去,讓產業變更好。
做好事就要說出來!
請告訴你的朋友,這8年來漁業建設真的做了好多事!
原文出自農藝女孩看世界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