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人權館影像紀錄解密 原住民族白恐歷史記憶重現

國家人權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攜手製作「尋訪與解密--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史蹟點調查暨影像紀錄專輯」,17日舉行成果發表,邀請作家瓦歷斯.諾幹(左)與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顧恒湛(右)對談。圖片來源:中央社

歷時1年半,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策劃,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製作「尋訪與解密--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史蹟點調查暨影像紀錄專輯」完成,重現原住民族在白色恐怖時期遭遇的歷史記憶。

1950 年代至 1960 年左右,台灣省保安司令部在台灣入山隘口處設置山地治安機構,派駐軍警,有效控制山地鄉及原住民部落。人權館與原文會結合口述歷史及已解密的政治檔案,完成製作嘉義縣竹崎鄉奮起湖「吳鳳山地治安指揮所」與桃園市大溪區「桃園山地治安指揮所」2部影像紀錄。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在今天舉行的成果發表會上表示,威權統治時期國家對於原住民族的治理採取「同化」與「融合」的政策,而為管制、監控原住民族, 1950 年代設置的山地治安指揮所對原住民族社會進行實質管控,無論對原住民族個人或族群的人權都造成莫大的傷害。

洪世芳指出,人權館基於過往較缺少原住民族白恐相關史料的脈絡,與原文會合作進行檔案史料的蒐集、爬梳與口述訪談記錄,希望能釐清原住民族於白色恐怖時期的遭遇。

洪世芳表示,「我們無法替這塊土地創造天堂,但我們要想想我們能做什麼,好讓這片土地不要重蹈過往白色恐怖的覆轍。」

計畫顧問瓦歷斯.諾幹走訪相關耆老與家屬,他認為除了解密政治檔案以外,同等重要的是肯認白色恐怖的史蹟點,為台灣社會留下記憶的資產。

身為鄒族的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汪明輝分享,白色恐怖受難者高一生等知識分子遭到槍決後,鄒族社會長年以來噤聲,足見「吳鳳山地治安指揮所」對阿里山的深遠影響。

原文會執行長瑪蓋丹代替董事長瑪拉歐斯致詞,向研究團隊、耆老及受難者家屬們致上最誠摯的感謝,讓山地治安指揮所體系的釐清,能夠進一步探討威權政府如何管控原住民族。未來影像紀錄將會於原民電視台與人權館播映,讓大眾更加瞭解監控原民的體系。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