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呂秋遠專欄》人與人之間長期的互動與溫暖

圖片來源:中央社

【劉文正】

劉文正的「死訊」,透過夏玉順的傳述,很快傳遍華人文化圈。他是80年代的偶像始祖之一,往後也一直是巨星。但隨後畢竟「自己選擇退出,而非被觀眾厭倦的公眾人物」,最被觀眾懷念,因此他在後來轉型製作人以後,又移民到美國銷聲匿跡,引起許多「那個年代」觀眾的懷念,但是,昨天的消息,對於多數年輕人而言,應該無感。

雖然黃安的部分,很多人很有感。

在網路上傳播未經證實的消息,無論如何都是要小心的。過去曾經有許多人,為了不知名的原因,而傳播某名人死亡。劉文正在網路上的「死亡」,雖然還是不知真假,但是面對所有的未證實的「死亡」傳聞,我們還是謹慎以對,別急著讓消息成真。

不然,死而復生,很尷尬,不論當初誤傳是什麼理由,都一樣尷尬。

【AI繪圖】

人工智慧使人焦慮。就像是1839年照相技術剛發明的時候,許多寫實畫家或許也會焦慮一樣。那麼,AI繪圖往後究竟會不會擊敗繪師呢?

技術或許有可能,但是藝術很難。

AI繪圖的構圖與光影呈現方式,確實可以讓繪師參考改進的方向,但是具有獨特風格的繪師,絕非AI所能取代。繪師,如果具備自己的風格特色,其實並不是使用者「念咒語」(而且還要念對),就可以被取代的。因為AI只是根據一般人的喜好去繪圖,如果繪師有辨識度,反而會是藝術愛好者喜歡的作品。

至於,被罵的時候告人,不論被罵得多難聽,應該都不會是很好的方式,因為這種事情就像是春風吹又生,永遠會有其他的新聲音出現,以訴止謗,通常止不了任何的謗,而且會釀成可怕的公關危機。

【Chat GPT】

我從來沒擔心過,律師這個行業會被Chat GPT,或者任何的人工智慧取代過。

律師這個行業,在於處理人的事務與爭議,即便訴狀寫得如何四平八穩、振振有詞,最後開庭的時候,都還是免不了接受法官的檢驗。而法官在審理案件時,臨場反應永遠是他們關注的焦點,說錯一句話,可能就會萬劫不復,這可不是人工智慧可以處理的。

這樣的人工智慧,現在還是有許多錯誤,甚至會捏造出許多不實在的故事。繼續發展下去,或許往後會更精確,也可以幫忙蒐集資料,但是同樣不能取代需要思考的工作。畢竟許多的工作,涉及到價值的選擇,以及資料的解讀。人工智慧早就可以針對各種不同的情況分析,但是最終的決定者還是人,就像是中國侵略台灣的可能性與勝算,人工智慧都能評估,但是一旦有瘋子或傻子出現,這些人工智慧的判讀結果,通通都沒用。

真偽莫辨的新時代已經出現了,有換臉APP、Chat GPT、AI繪圖、網路的假訊息、認知作戰的傳播等等,面對這種科技企圖取代人性的時代,我們只能繼續培養自己思考的能力,而非讓自己全盤接收所謂「眼見為憑」的結論。畢竟我們當下看到的,永遠都不會是全貌,也不一定是真實。人與人之間長期的互動與溫暖,才是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最後依據。

原文出自呂秋遠臉書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