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王輝生專欄》儒、釋、道兼修的蘇東坡人生三階段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蘇軾的思想,融會了儒學三綱八目及《孟子》「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等,有為有守、勤政愛民的孔孟思想;又貫通了道家,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的老莊哲學;及了悟佛家,無所住心、觀空無念的精神境界。

內藏道家自然無為的黃老之術,外顯儒家執著有為之行,頗有莊子所述「內聖外王」的風範。又兼具佛家悲天憫人的情懷。既能在現實生活中,克盡厥職,做入世事業,又能跳脫名韁利鎖 、秉持出世精神、不執迷俗塵。縱使身處逆境,依然能保持豁達開朗的精神,維持盎然的生活情趣。

蘇軾才華橫溢,卻命運多舛、一生坎坷,浮沈宦海、屢陷險境。後來雖潛修佛法,觀空覺悟,但並無消極的出世之念,反而,悟「道」有成,「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秉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積極入世、享受今生。

1061 年,意氣風發的蘇軾,初入仕途、於赴鳳翔任通判的途中,路經澠池、雖然初生之犢不畏虎,但,性情中人的蘇軾想起五年前進京趕考時,曾與其弟蘇轍(子由)夜宿這座寺廟,臨別時、在老僧僧房壁上題過詩。而今,老僧已死,舊壁頹塌,感悟人生無常、前途茫茫,一時興起,寫下《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的千古傑作。

對雪泥鴻爪般的過去,及人生的無常,充滿無奈不捨,對無從得知的未來、更是茫然無著。感時懷舊、瀰漫著「虛無主義」的氣息,讀之令人備感淒涼。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蘇軾進入官場後,雖勤政愛民、有為有守,但,只因名滿天下、鋒芒畢露,因而屢遭構陷,以致仕途坎坷、有志難伸。

1079 年,因詩賈禍,「烏台詩案」慘遭入獄,幾至於死。後又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1082年3月,心灰意冷的蘇軾寫了膾炙人口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宦海起伏,歷經風波,使蘇軾的思想起了變化,陷入出世與入世的矛盾之中。此時他與廬山歸宗寺住持、佛印法師頗有來往,所以字裏行間,充滿了佛家的出世思想。「回首向來蕭瑟路,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道出他已看破、看空過去,擬以回歸本心自許、將嚐試以無所住心(無善惡好壞的分別心),去坦然面對未來的挑戰。

但,他並沒有悲觀地出世,或消極地遁入空門,反而積極地發揮入世精神,與「道」同行。同年 1082 年 7 月又發表《前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潦倒困頓,卻,積極學習道家莊子「與天地並生、與萬物為一,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的消遙遊、享受今生。

蘇軾雖然修習佛法,但,自覺未識本心,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色不見空,而徬徨無著。所以在 1084 年有感而發作《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由於不識本心而執色、執相(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觀物未竟全貌,而以偏蓋全、導至雖身處廬山、卻始終「不識廬山真面目」。

及至漸悟時他又作《贈東林總長老》

「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示)人!」(廣長舌即如來應化身的32相)。

此時的蘇軾已悟「(溪聲)空不異色、(山色)色不異空」,境界已等同阿羅漢的「析法真空」(我空、法未空,仍有「空執」、「法執」)階段。但沒有阿羅漢的灰身泯智「執空」、及墮無為坑的厭世思想。

至此,蘇軾已了悟到世俗的溪聲、山色,無非都是佛陀的清淨法音和法身的體現。但蘇軾此時心中仍有「色」與「空」二法的概念,仍未臻究竟。

及至 1101 年,流放海南島、顛沛流離的蘇軾,雖奉詔北返,但,白雲蒼狗、歷經滄桑的蘇軾於北返途中病倒,寫下生前最後一首詩,回顧其紆迴曲折的人生作了一個總結:《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是東坡居士在臨終時給小兒子蘇過、手書的一道偈子。超群絕倫的蘇軾,結束了長期流放的生活,從一個躊躇滿志、一心從政報國的慷慨之士,慢慢地被命運、折磨成一個飽嚐風霜、參透生活禪機的風燭老人。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聽說小兒子即將就任中山府通判,蘇軾寫下了他的肺腑之言,這是一首傳頌千古,頗富禪機的名詩。此時的蘇軾見色見空,已證悟「色即是空」色空一如、已經達到了「體法真空」的菩薩境界(「空即是色」的「妙有真空」才是佛的境界)。

菩薩上求菩提、下化衆生,雖證悟無餘涅槃、但為了返駕慈航,普渡衆生,所以不入涅槃,反而用中道義、浮沈於濁世。所以「煙雨潮汐」即非「煙雨潮汐」是名「煙雨潮汐」。煙雨的聚散飄忽,江潮的來去澎湃,在菩薩眼中,都是過眼雲煙。

正如六祖惠能所說:「非風動,非幡動,是仁者心動」,風或幡的「動」與「靜」,潮汐煙雨的「美」與「醜」,依法眼看來,都是平平等等、一如不二的緣影。這也就是龍樹菩薩《中觀論》所述:「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的法意。

覺悟的蘇軾總結自己的一生,歸納三階段,開示其子,悟入人生的真諦。

  1.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未悟時期,見色不見空。對「廬山浙潮」,執著仰慕,想一睹為快,所以「未到千般恨不消」。這是凡夫階段。
  2.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漸悟時期,證悟「色不異空」。當一償宿願,身臨其境時、覺得「廬山煙雨浙江潮」不過如此,「及至到來無一事」,因而,頓悟萬法皆空,眼前的佳山美水,或追求到手的功名利祿,對本心而言,不過只是鏡花水月而已。這是二乘聖人、阿羅漢的境界。
  3.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覺悟時,證悟「色即是空」色空一如。大覺大悟的蘇軾於臨終前、語重心長地告誡即將赴仕的幼子蘇過,無論是「廬山浙潮」的壯觀美景,或世間的功名利祿,依真諦觀,無非都是四大假合或六塵緣影的「空相」,都有如水中月,非月、非非月。

所以,將來不論看到或看不到「廬山浙潮」、得到或失去功名利祿,都要以如如不動的清靜心去看待。但,即然置身俗世,「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為了避免孤芳自賞而遺世獨立,就要依俗諦之道而行,和光同塵、不為境染,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一切隨緣而應。這是菩薩的境界。

蘇軾臨終,用此充滿禪思的偈言,現身說法,除了開示其子,也開示世人,悟入正知見。

全詩偈顯示出蘇軾追求真理的三個歷程。

解脱的蘇軾,雖然置身於五毒濁世,但,出污泥而不染,即使身處逆境,也能於日常生活中、將身邊萬境,景緻化為極樂世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將理想融合入生活,而不改其樂,從不沉溺於空中樓閣的幻景。法爾如是,「飢來吃飯、睏來眠」,行住坐臥,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真實、鮮活生命的存在,瀟瀟灑灑地度過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