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兩方或多方競爭,結果有勝有敗;多場的選舉,贏的場子多當然是勝,輸的場子多就是敗。勝敗因素複雜,不能一概而論,其勝敗因果當然要檢討。民進黨受挫,一些基本態度傾向本土,卻有個人喜好、恩怨、偏見、失意、純情主義等因素,志有未伸,以成見大鳴大放,檢討民進黨的「大敗」。
民進黨除主席蔡英文立即辭職負責外,也成立檢討小組,準備進行全面檢討。號稱勝選,卻是涉案者也當選的國民黨,不但沒有「檢討勝選原因」,反而是箭頭指向民進黨,要求民進黨自我檢討,記取教訓。這是很詭異的政治邏輯,民進黨不檢討,結果會再犯錯,一路爛下去,國民黨應該很高興,何勞操心?
國民黨不知檢討「勝選」,民進黨應增加另類檢討,不但檢討民進黨之敗,也檢討國民黨之勝。勝敗雖然可能只是一體兩面,但並非完全如此。
用不同的人,分別冷靜檢討國民黨之勝與民進黨之敗,可能更有意義。
民進黨中央的檢討方式,可以有幾種選擇:第一,傳統方式邀集各派系人物、專家討論,得出綜合結論;第二,檢討委員會分成兩組,各自研究討論,提出小組報告;第三,檢討委員會到各地分區召開公聽會,聽取地方人士意見,也解答地方提出的問題。
第一種方式如果閉門造車,集體創作,結果可能流於形式,內容集媒體名嘴學者言論之大成,未必合乎地方情勢與想法,也沒有對症下藥,與地方雙向交流的作用。第二種方式是仿美國在戰時代評估蘇聯軍力的方式,以紅軍及藍軍兩組,由不同的兩派學者專家組成,各自對蘇聯軍事能力作綜合評估,目的在避免同溫層發生重大誤估。第三種方式以各地公聽會進行,雖可能受到大鳴大放的攻擊,但卻能面對選民、支持者,有誠懇對話,凝聚力量的作用。
檢討國民黨「勝選」便比較「奇怪」,更加「另類」,但知己知彼,對民進黨未來選戰有幫助。
因為這是非傳統檢討,方式也非傳統。因為在民進黨不得志,或對民進黨有極度期待卻不如理想,和對民進黨有怨言者,早已對民進黨開炮,公開檢討敗因,他們的立論俯即是,不必再勞他們列入民進黨敗選的檢討,但可以「重用」他們的見識與研究能力,專責研究國民黨的「勝選」。
這些以批判民進黨受國民黨之寵的專家學者名流,可以把他們的學識經驗用來檢視國民黨勝選的因素,供民進黨參考,而不要頂著留美博士或黨內大老的帽子,當政治算命仙,猜測輸贏,猜測這人上台,那人下台,這人要負責,那人是黑道,一嘴怨言空話,隨國民黨和中國起舞,卻未必抓到重點。
民進黨就拿出胸襟,邀請郭正亮、游盈隆、林濁水、王世堅、施正烽、吳子嘉和高嘉瑜等義助,成立專家小組,專責研究國民黨「勝選」的原因。既然都是學者專家,各界可拭目以待,見識他們對國民黨勝選的高見。
他們可能以非國民黨「專家」堅辭,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但民進黨仍應邀請公正人士,專責檢討國民黨的勝選,作為未來規畫選戰的參考。
本文作者為沈潔。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