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英國推動永續時尚 菇類菌絲也能穿上身

圖片來源:中央社

藉由創新科技,菌絲體、鳳梨纖維,以及樹葉等有機廢棄物都能化身為動物皮革替代品,海洋塑膠垃圾則可轉化為紡線。此外,「活的」特殊衣料不僅能吸收二氧化碳,還能釋出氧氣,相當於隨時隨地都在「碳中和」。

英國政府與時尚產業合作,本週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6 次締約方會議( COP26 )期間,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的開爾文格羅夫美術館( Kelvin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 )舉行時尚展,呈現時尚可如何促進環境與社會永續、循環經濟以及技術與材料革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UNEP )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近 10 %的碳排放量源自時尚產業,比國際海、空運加總還多。時尚工業每年消耗約 930 億立方公尺的水,足可供給 500 萬人口。此外,只有不到1%的二手衣物被回收製成新品。

部分時尚品牌在 COP26 期間加入業界應對氣候變遷的最新倡議,承諾在 2050 年達成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或在 2030 年至少達成減半排放,並致力提高整體供應鏈與業務、生產活動的能源使用效率。

9日的 COP26 時尚展除了匯集 Burberry 、 Mulberry ,以及 Stella McCartney 、 Phoebe English 、 Mother of Pearl 、 Priya Ahluwalia 等英國頂級奢侈品及設計師品牌,也納入 Post Carbon Lab 、 Parley 、 Biophilica 等技術材料開發公司。

其中, Phoebe English 標榜只使用回收再製材料、就地取材與在地生產, Priya Ahluwalia 擅於活用舊衣物, Helen Kirkum 把舊鞋打掉重練, Stella McCartney 則開發以菌絲體為基底的皮革替代品 Mylo 。

英國時裝協會( British Fashion Council )執行長拉許( Caroline Rush )致詞時說,時尚產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原料、製程、運送、行銷等,都可為環境及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產業不只要消極避免、更要主動解決問題。

她說,氣候變遷是挑戰,也是契機,它激發創新,並促使消費者「買得少、買得巧」;在此情況下,優質的英國時尚產品反而將更有競爭力。

英國「永續時尚」倡議者、名模繆思( Arizona Muse )6月在倫敦創立慈善組織 DIRT ,將在全球推動生物動力農法,並將成果應用於時裝、美妝、珠寶等。

在時尚圈闖蕩 19 年的她會後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說,她有一天突然意識到時尚可對環境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經過一番研究,她發現「治本」必須從「土壤」、人類對待土地的方式下手。她知道台灣有頗發達的生物動力農法技術,想對推動者表達感謝。

首相強生( Boris Johnson )活動當天透過預錄影片表示,實務證明,追求時尚不一定要賠上地球;新時代的時尚可以不造成汙染、不生產廢棄物和碳排放,同時創造就業機會與繁榮經濟。英國以創新能力驅動綠色未來,並在「永續時尚」居世界領導地位,呼籲各國儘快跟上。

根據英國政府的資料,英國時尚產業從業人員總計約 89 萬人, 2019 年對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直接貢獻額是 350 億英鎊(約新台幣1兆 3023 億元),年成長率為9. 38 %。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