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入海破碎後,恐進入食物鏈流入人體,環團綠色和平根據文獻資料推估, 19 至 65 歲有吃海鮮的民眾每年平均吃超過 50 公斤海鮮,同時吃進1. 63 萬個微塑膠,如同吃下1根塑膠吸管。
塑膠製品為人類帶來便利,卻也造成環境污染,尤其流入海洋中,經過太陽光照射破裂後,更可能被海中生物食用,進而進入食物鏈中被人類食用,微型塑膠對環境的傷害已成全球關注議題。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近日彙整台灣近5年有關海鮮中微塑膠的最新研究,評估每人可能攝入的微塑膠含量及影響,今天舉行記者會公布結果。
這5篇文獻包含海保署「臺灣地區沿海牡蠣及潮間帶指標生物之微塑膠生物累積調查研究」、環保署「國內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與貝類中微型塑膠之現況調查」、科技部 2019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的「『塑』不及防—牡蠣中的微塑膠與環境及養殖方式的影響」、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科學研究所 Microplastic Contamination of Three Commonly Consumed Seafood Species from Taiwan : A Pilot Study 以及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恆春半島海域魚類攝入塑膠廢棄物之研究」。
綠色和平比對文獻研究數據與衛福部食藥署針對民眾各項食物攝食量的調查結果,發現 19 歲至 65 歲有吃海鮮的民眾每年平均吃超過 50 公斤的海鮮,海鮮包括貝類、頭足類及魚類。
綠色和平表示,由於貝類屬於濾食性動物,當水體環境中的微塑膠量愈高,累積在體內消化道的微塑膠量也愈高,運用研究文獻獲得的數據,比對民眾各項食物攝食量,可估算出食用貝類的人每年可能吃下1萬 4773 個微塑膠,食用頭足類的人則每年可能吃進 755 個,食用魚類的人每年可能吃下 796 個。
若概算台灣每人每年食用的貝類、頭足類和魚類,將至少吃進1. 63 萬個微塑膠,相當於1. 05 公克,如同吃下1根塑膠吸管。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唐安說,現行減塑政策無法抑制塑膠使用量,每人每年吃進微塑膠的量和有毒物質的風險有增無減,而且這些數據僅估算食用海鮮部分,若再加上飲水和其他食物,每人每年攝入的微塑膠恐怕將會更多。
綠色和平表示,台灣四面環海且漁業發達,民眾在各地隨時都能享用多樣且新鮮的海鮮,從路邊小吃蚵仔煎到年菜,都潛藏無法完全清除的微塑膠,呼籲環保署應擴大源頭管制、儘速將外帶與外送納入管制對象,並加重限塑力道、提高收費與獎勵優惠以及推動重複使用的循環模式,加速淘汰一次性塑膠。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