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有種族歧視嗎?
要自揭瘡疤或許難堪,但承認自身不足的事實,才能促成檢討進步乃至逐步邁向偉大—台灣人固然有些人在追求族群平等,但許多人不但有種族歧視,而且對於某些特定少數族群還有很嚴重的偏見與排擠。
論國際人權,大多數人會尊稱來台從職的歐美白人為「老外」,卻往往對東南亞赴台工作者稱隱含些微貶抑的「外勞」而非中性詞彙的「移工」;論性別多元,各領域男女薪資大多數依然同工不同酬,前年霸凌同志的反同公投大獲全勝;論青年文化,大人們愛看八點檔、日韓劇都可以,然而年輕人流行的動漫、電玩、cosplay 卻總是被貼上「耽誤課業」的汙名化標籤;論國內族群,漢人掌握幾乎所有的一切資源主導權,原住民成了體制結構下的弱勢。
最近金鐘獎,從公布入圍到頒獎典禮,均有對原住民族歧視的言行發生,令人遺憾。事實上,這已不是達悟族首次遭歧視:2016 年國片《大尾鱸鰻 2 》當中劇情以滑稽角度置入達悟族人抗議核廢料事件,面對原民抗議的導演邱瓈寬還說「懂得笑就不會恨了」;2018 年蘭嶼椰油國小舞蹈隊在蘭嶼中學落成典禮上,其穿傳統族服演出的影片卻被檢舉違反社群規範遭 YouTube 官方視為「色情片」而移除。
而今年的 8 月 19 日,評審主席羅小雲在公布廣播金鐘獎入圍名單時,談及原住民族電台入圍獎項時卻發出「吼!吼!吼!吼!」叫聲,還笑問台下原民「你們是不是應該這樣叫啊?」;9 月 26 日第 55 屆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時,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之得獎者 Pangoyod(鍾家駿)、Buya(陳宇)穿著達悟族、泰雅族的族服上台受獎。前者身著達悟族族服卻被媒體以「全場最露」、「僅丁字褲光屁股」等聳動下標,更有網民留言戲謔「番仔 rap 」、「暴露狂」等語。
羅小雲戲謔原民的言論,是把冒犯當有趣。有原民青年問「是把我們當猴子?」,恰反映這樣的失言背後就在於「不把人當人」的歧視,這樣自以為是的漢人優越感,也存在於不久後,政治大學校長郭明政在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講座發表歡迎致詞時,稱「四百年前的台灣還是衣不蔽體的原始社會」之言裡頭。
而媒體對達悟族獲獎青年聚焦於其著丁字褲對臀部及下半身的「裸露」,同樣凸顯主流文化霸凌次文化的問題,新聞人的媒體素養、國人的媒體識讀都有所欠缺,國家通訊委員會(NCC)是該對部分不當報導做出調查及議處,政府也該加強對族群平等的推廣。
對此,具原民血統的總統府發言人 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質疑,要問的不是「為什麼敢?」,而是「是什麼讓人不敢?」所言正是,我們不禁要反思:台灣境內四大族群,為何漢人不論是福佬人、客家人還是外省人,他們穿自身族服就可以而不會遭放大檢視,何以獨獨原住民穿族服就要被如此奚落與嘲諷?
一個金鐘獎,證明台灣離族群平等還有一段漫漫長路。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