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繼日前《遠見雜誌》各縣市施政滿意度墊底後,再度於《天下雜誌》登上全台 21 縣市「倒數第一」的寶座,且持續拉開與前段班藍、綠市長們差距,為柯文哲的名言「垃圾不分藍綠」劃下諷刺的另類註解。
唯一進步之處,在於柯文哲會先避風頭不回應媒體問題,也未如上次面對民調時,出面檢討台北市民「人在福中不知福」。但也已經可看到發言人群正依循「柯式」標準作業程序出面「牽拖」別人,千錯萬錯不離民進黨、新潮流,還有市民高要求或水準不夠。
無論為民眾黨發言人陳宥丞稱「這或許與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後,民進黨傾全國之力砲轟有關」;台北市府稱「不管在國內外各項調查都是領先全台,可能被『無心市政』標籤化」都不難發現市府團隊與民眾黨逐漸發展出一套避免再遭遇如同立委蔡壁如「發言人都死光了」痛罵的心理學制約模式。
不過,可能受到市府、黨部組織,習慣負向懲罰為主的刺激,導致回應內容不佳,發言人們不斷陷入害怕被罵的惡性循環,連帶為民眾黨和市政辯護的基本門檻都沒辦法跨過。
尤其,北市府的回答與 6 月時柯文哲「北市只看客觀指標時都是第一」說法如出一徹,企圖以冷冰冰數字回擊民眾主觀感受,只差沒有再一次嗆聲「人在福中不知福。」而民眾黨將下降原因歸功給民進黨砲轟,更是與柯文哲相關新聞、評論比例不符。有輿情與媒體團隊,以觀察風向起家的柯文哲、民眾黨,不會不懂,流量冷卻的客觀數字代表哪種意思。
坦白說,一個市政滿意度連續墊底的柯文哲以及「連戰連輸」剩下 4%的民眾黨,其他黨派是要打什麼?哪有有攻擊的必要?任由柯文哲「憑實力保持最後一名」的姿態,持續全台趴趴走,自己貼上有事黃珊珊、沒事柯文哲的負面標籤。無需到下次大選,待無心市政的既定印象形成,柯文哲、民眾黨就已離勝選、距離拿下議員席次的目標越來越遠。
另一個政治形象的反指標,則是民眾對於柯文哲失言新聞,開始提不起關注的興趣,「反正他就爛」。使得柯文哲嘴上不停下失言的另類猛藥,類似「搭公車是傻瓜」、「窮人買美豬」兩個完全相反目標群眾的政治話語,暴露柯文哲因政治行情內外交迫,所誘發個人矛盾、反覆的行為失控。而媒體討論版面也沒佔到便宜,回顧 2014 年柯文哲就算沒露臉出個聲音就有 0.5%收視率,先前大選期間不只電視台專訪收視淒慘,選後報章、政論篇幅更是降低。
還有柯黑要批評柯文哲、帶動柯粉出面護主,柯陣營就該偷笑了,原因無他,因為柯粉需要柯黑,才能相生相息,維持柯文哲僅存的政治熱度,直到熄滅為止。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