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生返台事件因在台留學港生劉生於臉書發表的一篇文章而鬧得沸沸揚揚,許多知名網絡紅人分享了此篇文章,從臉書上的分享及留言看來,不認同此文立場的人還是相對多的,例如:宋尚緯將此文定調成為「去政治脈絡化」及「在中國要不到權益所以來台灣哭鬧的中國學生」,同時多篇留言批評劉生一文忽略中國對於台灣的打壓的現實,並認為境外生的訴求是對於台灣政府或台灣人過於嚴苛。
劉生一文的開端即是以「我不是陸生,我是港生」作宣稱。這樣的宣稱不難想像是因為在台灣的網路言論氣氛中,談到中生權益等相關議題都將會引來許多台派網友的謾罵而忽略了行動的訴求。劉文中也包括其對台灣民主價值的認同以及對中國的批判等,而這樣的操作同時引起了一些左翼份子的反彈,認為境外生團體將中生當作新冷戰的祭品云云。
此現象反映了為什麼「境外生權益」在台灣向來都是一個不討喜的議題。
境外生的主體是學生,卻鮮少有人將相關的倡議看作是一種「學生運動」,是學生為捍衛受教權的行動。或許在台灣過去的學生運動的主軸中多為訴諸政治改革及維護國家主權,例如 50 年代始的保釣學生運動即有各派系維護主權的訴求、野草莓運動的陳雲林事件到太陽花的反服貿事件等等。因此這一波境外學生運動即被許多台派份子視為不合理的訴求,並無考慮兩岸因素及忽視台灣人民被中國共產黨政府打壓的現實。
實際上,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層面去看此爭議 — 台灣大專院校長期實行「本外生學費脫鉤」所造成的分化,以及學生反對教育商品化之抗爭力量等困境。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在過去台灣高等教育境外生的各種議題中,引用並回顧了英國自 80 年代起的案例,指出境外生可能成為高學費政策的特洛伊木馬,並且可能成為高等教育全面崩潰的先聲。
當「招收境外生以彌補台灣境內少子化所帶來的高教危機」說辭出現後,境外生的定位即與本地生產生巨大的隔閡。當然,這並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市場為本的語境下,全球各大學也重度的產業化、市場化。這不僅攸關境外生權益,更是台灣整體高教環境所面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共同走出這樣的困境。
筆者認為,境外生權益小組或是劉生一文訴諸的並不是要求台灣扮演聖人角色來接納「被惡質中國政府所迫害的年輕學子」, 境外生權益小組的訴求主要是,呼籲台灣不要因為政治因素而忽視了學生的受教權。正如聲援行動的王智明老師所提供的口號:「教育平權,全數回台」。
從網路上聲浪的反彈看起來,台灣的學生抗爭運動仍無法擺脫本外的國族框架限制,難以匯集本外學生的力量去聚焦於學生作為集體捍衛受教權的行動,是為相當遺憾之事,也是未來更要努力之事。若僅繼續檢視行動者的政治身份、以本外來分辨敵人的面貌,將使我們更難指認出台灣高教制度當中真正面臨的問題。
本篇文章作者為 Karousi ,現為國立大學教育工作者。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