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陳冠甫專欄》不止於WHA觀察員,台灣應申請加入WHO會員國

The World Health Assembly meets in the assembly hall of the Palace of Nations, in Geneva (Switzerland).圖片來源:Wiki / 作者:Tom Page

世界衛生大會 WHA 本月即將召開,包含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歐盟等主要國家,表態支持台灣加入世衛體系後,外界關注台灣是否有望叩關成功。

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台灣傲視全球的防疫成果,使得今年無疑是台灣最靠近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年,問題在於台灣該持續申請作為 WHA 的觀察員,或直接挑戰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會員國。

總結力挺台灣的國家名單,不論與我國有無邦交,大致分成兩類意見。一種站在政府立場,希望世衛恢復台灣作為 WHO 觀察員地位,另一方面各國的友台議員則表達希望更進一步讓台灣參與 WHO 體系,不僅止於 WHA。

2018 年 5 月 21 日世界衛生大會(WHA),外交部洽請各友邦為台灣向世界衛生組織(WHO)提案「邀請台灣作為觀察員參加WHA」,爭取在WHA全會上列入議程,但主席裁示不列入。(圖片來源 : 資料照/中央社)
2019 年 5 月 20 日,第 72 屆世界衛生大會開幕,將先選舉大會主席及主要委員會主席,接著進行總務委員會閉門會議,會中將處理友邦所提的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一案是否納入議程。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觀察員與會員國資格最大的區別,不僅是功能上的,如會員國享有完整權利,舉凡參與大會投票與執委會被選舉權,會議文件資訊分享等等。

觀察員的本質其實是高度倚賴幹事長決定的權宜措施,是在議事規則下設計出的例外,給不具主權獨立國家資格的爭議政治實體參與空間,像是台灣。

接受觀察員的後果,不是簡單說「先求有再求好」,重點是自我認同台灣並非國家,不僅讓外國分不清台灣與中國的差別,甚至被當成中國的一部分,如同現有加入的 WTO 也以類似經濟的政治實體概念,套進台灣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例子則是更詭異的「健康的政治實體」。

而 WHO 會員國資格與其他聯合國轄下專門機構不同之處在於,就算不具聯合國會員國資格也可申請加入,而且相對於其他組織的投票高門檻和與否決權,世衛組織採取相對多數決,雖然看似要在近 200 個會員國中搶下多數,仍然頗具難度。但後續獲得的效益與成功加入的重大意義,比起一年一發的觀察員資格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一個問題是加入名義,2009 年馬英九前總統任內以「中華台北」名義為觀察員,2016 年卻被發現對大眾隱瞞有「諒解備忘錄」存在,接受將台灣定位是「中國台灣省」WHO 有關資訊須先與中國諮商,嚴重矮化國格和地位。其他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的國際組織,就算沒有潛規則,英文名義實際上也很難和中國做區分,也才有民間發起的「制憲正名」公投,希望從憲法根源解決對內、對外的國家身份亂象。

 

台灣制憲基金會 2020年 4 月 30 日將兩個「制憲意向公投」提案送件給中選會,現場高喊口號「台灣新憲、一起實現」。圖片來源:中央社。

 

長久以來無法以「台灣」名義參加國際社會,都被解釋是在國際情勢下的委曲求全。諷刺的是,經常只有委曲而沒辦法求全,回顧過去我國分別使用過「中華民國」、「臺灣衛生當局」、「中華台北」、「台灣」名義申請觀察員,就僅為一年一次「旁聽生」門票,不免太不值得。

日前傳出的永久觀察員身份更是千萬不可,沒有道理把台灣永遠框限在名不正言不順的政治實體標籤中,台灣必須也有必要走向正常國家,不只為加入世界衛生組織,而是加入聯合國成為會員國,獲得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保障。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