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陳冠甫專欄》看到柯文哲繼續推口罩販賣機,誰受得了?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力推的口罩販賣機效果不佳,不僅安排多人在旁待命兼測試,甚至智慧販賣機竟首創上下班時間,更未解決柯文哲口中「看到大家排隊買口罩我受不了!」政策目標。反而徒增排隊民眾困擾,混亂健保卡連線機制,淪為破綻與笑料百出的個人政治秀。

柯文哲第一時間仍強調「下週十二行政區全部上」打臉市府回應稱「試辦階段,若成效良好,未來將擴展…」說法。但可能衍伸問題太多,隨即由副市長蔡炳坤設下三條件作為緩衝,柯文哲後來改口「現階段每個藥店口罩賣的還好」一切販賣機爭議回到原點。而 19 日即便藥局不販售口罩,口罩販賣機銷售量也不如預期。

圖片來源:中央社

回顧整起爭議,販賣機測試出包本身並非主要問題,反而是柯文哲那張嘴,讓人想到經典廣告台詞「查甫郎,千萬不要只剩一張嘴!」適合形容柯文哲的市政成績,總是唱的比做得好聽,撇除外界逐漸習慣,被市議員簡舒培形容「柯郎自大」的個人特質。

強硬推廣特定產業,如屢次被放上檯面的智慧販賣機。是以扶植產業的理由當幌子,還是選擇議題商品配合同黨立委宣傳鋪路。持續形塑自身與科技專業的清新形象,深化死忠族群的支持。民眾自然看的清楚,從廠商宣傳、民眾黨立委開箱影片、以及柯文哲最後那句「我受不了」作為演出劇本中高潮的斧鑿痕跡。

這齣政治利益大於公眾利益的大戲看到底,不脫個人「品牌政治」延續,反覆操作「雕琢與轟炸」的宣傳手段。

柯文哲自疫情爆發以來,所有談話裡的弦外之音,都是企圖取代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的防疫角色,遺憾的是並非為民眾健康福祉。

此外,柯文哲在口罩販賣機議題中,不斷傳遞的自動販賣機能取代現有通路的印象,也是讓民眾對柯文哲信心破滅的主因。不用智商 157 都能了解,在現有藥局、便利商店以及即將納入的超市通路數量遠超過販賣機。為特定少數人,如前民眾黨發言人林珍羽完全不了解政府口罩政策外。大力推行販賣機的用意,不該在於取代現有管道,而是提供多元管道,應付極少特例需求,根本無端大幅增加外部性成本,多此一舉。

前民眾黨發言人林珍羽。
圖片來源:截自林珍羽臉書

使業者與公務員承受額外的壓力不說,曝光的好處、專業印象都給柯文哲收割去。待輿論反應負面,再使出網內互打的手段,轉移焦點之餘升高支持者間對立,緊接準備下一個新聞熱點。對於相同模式的媒體運作,柯文哲可說樂此不疲,不分平時與戰時,時時不忘展現自己,強烈的個人中心主義,以個人發展取代專業考量,作為地方指揮官,實際上堪比防疫管理漏洞。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運用新科技協助配發口罩,絕對可行。只是柯文哲每次都用新政策當誘餌大喊「狼來了」。台北市民被騙大後,容易失望無感。日後再聽到柯文哲的政策建議,就與他回應販賣機沒解決排隊一樣,只要敷衍一聲「喔」就好。

相關文章: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