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Will Lu,由想想論壇授權轉載。
自然環境對軍事部署的影響極為重大。一座防禦工事的興建,需要依據設施的不同需求,考量視野、火力、掩蔽能力等各種要素,在自然地景中再三尋覓適合的地點,才能取得制敵優勢。然而,軍事設施的興建卻也同時在改變自然環境,例如砍伐原有森林、挖掘山壁、興建硬體設施等等。其中,駐守的部隊也常會藉由自然的力量築起防禦工事──種植大量渾身帶刺的植物。
這些植物在陣地中看似渺小、往往卻會繁衍出不容忽視的防禦力量。
田野調查中與有刺植物相遇
回憶起初次在野外遇見大規模的有刺植物,就是在高雄柴山的西海岸了。在海岸整片潔白珊瑚礁石與海天湛藍一線的美景旁,長著一大排的仙人掌,見到這個光景的我極為詫異。但當時並非為了從事文史調查而去,也並未特別想探索它們的身世。
在我進入軍事遺跡探索的多年後,我也數次在田野中和這些長相凶狠的植物相遇。其中最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澎湖的仙人掌了。為了能夠清楚看見戰爭遺跡構造的樣貌,往往得利用草刀劈開覆蓋其上的叢生仙人掌。然而,仙人掌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他們被劈下,乃至於被熾熱太陽早已完全曬乾多時,表面的尖刺依然鋒利,絕非好惹的角色!
海濱仙人掌的身世解密:國軍栽種的有刺植物
直到某次查閱國軍史料,發現了一份記載陸軍「各重要軍事設施周圍種植有刺植物實施計畫」的檔案時,我才知道,這些往往不被注意的「防禦設施」其實大有來歷!
根據該份史料摘錄如下:
「各單位依本部之種植計畫擬定細部計畫⋯⋯分別植予瓊麻、野波羅、仙人掌、九重葛等有刺植物以達阻絕效果,並合乎種植標準(註1)(link is external)。」
「視營區實際環境、地形、土質等狀況,配合現有設施,如外壕、圍牆、鐵絲網等實施栽種」
「瓊麻以八十公分種植一株為標準,並採梅花形種植,在各間隔中央可夾種仙人掌,以加強其功能。仙人掌以四十公分種植一株,九重葛應延內側每三十公分種一株」
這份資料的出現,我才知道當年在柴山西海岸遇到的仙人掌們,可能的身世背景:從旁邊的多座碉堡推斷,它們很有可能是早年的海防部隊種植的。當然,植物可以不停繁衍與擴張族群,在缺乏實際史料的情況下,要深入探究它們到底幾歲、何時種下其實非常困難。
但可以確定的是,這篇史料訴說著一個全台灣軍事區,皆有在戰後國軍計畫性種植有刺植物的通則。之後讀者若有機會造訪這些重新開放的軍事景點,不妨睜大眼睛四處觀察,是否有這些有刺植物的身影。
台灣歷史中的防禦植物小史
據考證,林投、刺竹為台灣原生植物。高雄古地名「打狗」,即是從本地馬卡道族人對刺竹(Takau、Takao)的音譯而來;而台灣各地廣泛存在的地名「竹圍」同樣也是在描述人民在住宅旁種刺竹的景象。俗云:「地名是歷史的化石」,從這幾個例子可略窺一二。
另外,文人的詩作中亦可以看見防禦植物的身影。清代劉家謀《海音詩》:「密密根連未肯疏,故應外禦藉箖荼」,即是在描述早年民家將林投與刺竹混種,用以防禦外敵的景象。
時間演進到荷蘭時代。荷蘭人將原產自墨西哥的仙人掌引進台灣,當時的用途為觀賞植物。後來仙人掌在海岸線逐漸擴張族群,成為落地生根的馴化植物。《台灣通志》記載仙人掌:「植之牆外,可避火災」,說明了過去民家對於這種特別的植物也有廣泛的利用。
另一個常見的有刺植物即是瓊麻。瓊麻原產於美洲,因為堅韌的纖維可用於製作繩索,於 1901 年被日人引入台灣。恆春地區為台灣最大的瓊麻產地,並且設有專門工廠進行一連串的加工。瓊麻具有利劍般朝上生長的葉子,廣泛的被運用在反傘兵空降等防禦用途中(註2)(link is external)。
軍事遺跡中的植物也是不容忽視的文化資產
隨著近代環境保護、文資觀念盛行,許多民眾在關注文化資產等建築物之際,也會多花心思去注意舊建築物周圍的「植物們」。近日高雄逍遙園古蹟本體雖展開修復,但周圍的百年鳳凰木,卻傳出以維護公安為由遭到砍倒,引發民眾議論。
那些古蹟周圍的植物,與建築物共存無數寒暑,相互交織的故事是無比精彩。而本文列舉的有刺植物們,又何嘗不是在時光流轉下,見證台灣戰爭史的一員?
它們曾經寄托著,不安的人們用來保護家園的期待。
隨著朝代更迭、部隊們撤出陣地,有刺植物們繼續堅守岡位、繼續保家衛國,甚至放肆地開疆闢土,幾乎想要將陣地完整包覆,仍頑固地捍衛著人去樓空的家園!
或許在未來相關軍事文化資產的再造之際,對於這些沉默不語的衛兵們,能再多對其投以一些關愛的眼神,至上我們深深的敬意!
參考資料:
- (註1) (link is external) 野波羅就是林投的俗名。
- (註2) (link is external) 據金馬等外島之戰爭遺跡研究資料所述,龍舌蘭與瓊麻同樣是龍舌蘭科的親戚,但外觀上略有不同,實際上營區常見的應該是龍舌蘭。究竟此種類植物應該如何正名、而各地區部隊是否也都種植同一品種,還尚待研究。本文暫以國軍史料中紀錄的「瓊麻」書寫。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