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在長達 6 日的疫情平安無消息後,16 日衛福部公布武漢肺炎新增兩例,且其中一例已經死亡。「高度警戒但不要太恐慌」台大公衛學者 17 日上午提醒,目前台灣疫情尚沒有進入社區感染,但有需要對往來中港澳之外亞洲國家者提高警戒線,因為其中可能有約 7 千人潛伏在社區,台灣必須加強無症狀感染的警戒做好隔離與檢疫,繼續守住醫院感染與社區感染防線。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指出,從 WHO 數據顯示,在中國各城市展開封城隔離與簡易控制後,大部分的「流行疫情指數」開始下降,甚至有部分城市的顯示疫情已經控制,除非像是貴州隔離做得不夠好的。不過封城前的人流,仍已經造成亞洲其他國家陸續爆發社區感染,像是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等,出入境頻繁的國家。
「如果感染源不明朗,爆發社區感染的機會越高。」陳秀熙直言,雖然過去大家普遍把武漢肺炎的焦點放在中國,但是目前疫情正在快速流行到東南亞,如果仍對出入境的警戒線沒有提高,恐怕將會全世界擴散。
陳秀熙指出,過去從武漢至台者有 7515 人,預估可能 505 人感染、其中約有 78% 可以在發燒篩檢檢測出,但其他 22%,約 111 人可能是不發燒潛在感染者。當然隨著時間流逝,這 1 百多個人沒有發病確診,且接觸者已經過了三個星期,顯示他們個人已經脫離風險,當然還是要留意他們是否在過程中感染其他國人。陳秀熙更提醒,新的挑戰卻是曾經往來亞洲一到三級疫區者,預估可能有 7 千人潛伏在社區,這也是衛福部疾管署目前正要對有症狀者進行快篩的原因。「潛在感染者要防止他們進來」陳秀熙提醒,要對除了中港澳外的其他亞洲國家也提高警戒線。
在台灣第一戶夫妻傳染的家戶案例中顯示,新冠狀病毒在還沒有症狀前,就已經具有傳染力,因此,在台灣已是多數民眾已經有時時體溫檢測、有症狀盡快就醫的概念後,如何降低「無症狀傳播」成為台灣目前防疫的新課題。
「從做好隔離等防疫措施,減少無症狀期間的感染。」台大公衛學院主任林先和指出,日本北海道大學傳染病學者西浦博提出研究結果,推估一半以上的個案來自無症狀傳播,雖然論文還在同儕審查中,但已經受到國際重視。
林先和解釋說,若將感染者與被感染者的感染與發病時間軸畫出,兩者的發病時間的「發病世代間隔」會因為是否是有症狀傳染而有很大的差別,西浦博的研究從既有的 26 對(52人)病例的症狀發生時間來統計,指出 2019 新型冠狀病毒的發病世代間隔平均為 3.4 天,小於平均潛伏期的 5.2 至 6.4 天,因此較符合無症狀傳染的模式。
此時,林先和提醒,面對武漢肺炎可能大半經無症狀傳播,人們可以藉著隔離檢疫縮短疾病的可傳播時間,目前各國也開始繃緊神經的進行隔離檢驗。
陳秀熙提醒說,由於有「無症狀感染」的可能,因此只要有接觸史,就要配合居家隔離檢測,這一點真的需要全民一起都要配合政府,只要是從疫區回來的,就一定要高度警戒,不要以為沒有症狀就沒關係。
陳秀熙表示,掌握黃金治療時間非常重要,大致來說,慢性病人的黃金時間有 3 天、一般人則有 5 天,因此掌握接觸史對防疫、對個人健康都很重要。
「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溫情主義」對於武漢台商、中配子女撤回台灣等爭議,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直言,目前面對防疫應該以科學、理性來討論,「沒有病的不能讓他感染、已經病發的留在當地治療」,且過程的隔離檢疫都至少得比照美國的班機。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