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促轉專欄》仍銘刻在受難者心中多年不散的「酷刑」

圖片來源:促轉會臉書

酷刑作為威權統治時期情治人員普遍使用的偵訊手段,對於台灣社會大眾而言已較不陌生。透過受難前輩的口述與相關研究工作者的努力,舉凡「螞蟻上樹」、「坐飛機」等身體酷刑手段,已漸漸從遙遠的歷史封存之境,進入大家得以見證的共同視域,並成為眾人想像何為受難的具體線索之一。

這些後人們光聽就痛的酷刑,不僅僅造成受難者身體上難以忍受的痛楚,即便日後具體可見的傷口痊癒了,難以抹滅的恐懼感,甚至不時如鬼魅般重現的幻覺痛感,仍銘刻在受難者心中多年不散。

然而,從受難者的敘事裡可發現,酷刑不只是那些嚴重損及身體髮膚的虐待而已,受苦的來源往往來自一套複雜而精心設計的酷刑處置。

「剝奪」作為一種酷刑:不會施加可見傷口和立即痛感的殘酷對待方式

在本會的受難者及家屬身心訪談計畫中,我們觀察到當受難者開始用語言捕捉其受苦經驗時,極端的身體虐待不一定成為他們念茲在茲的痛苦核心。反而是偵訊和服刑過程中的一連串對待方式,不見得有可見的傷口,卻造成主體極深的心理斲傷。

從受難者進到偵訊室開始,原本熟悉的衣物即被剝奪,連名字也不留下,只剩冰冷代號。疲勞審訊期間,受難者的身體作息韻律遭到剝奪,因而迷失在不知黑夜或白天、現在或未來的真空狀態裡。沒有熟悉衣物、沒有名字、沒有時間,受難者還必須孤身面對刑求者軟硬兼施,各種威脅、侮辱、柔性勸說的話語輪番攻訐。刑求者甚至不惜挑撥受難者與親人的信任關係,剝奪受難者情感記憶中與他人繫連的最後一點自我存在感。無以計數地,受難者被迫長久浸於髒污之中,或做出違反他/她道德底線的行為,徹底喪失了作為人的尊嚴。

這些對待方式雖然當下不會給受難者留下立即可見的傷口,但其造成的效應卻像是受難者生而為人的日常感被一片一片剝除,赤裸地被拋擲在社群之外。知名作家陳列,同時也是政治受難者,他在《躊躇之歌》一書中分享,出獄後他曾一度感受到「希望是會傷人的」、「抱著絕望,才能活下去」。諸如此類的描述在受難者的口述歷史中並不少見,受難者失去定錨生命和規劃生活的動力,無法為自身承受的經驗賦予意義。最嚴重之時,甚至整個人彷彿被吸入一團記憶混亂凝結的黑洞中,難以恢復人際生活。

政治暴力創傷跨領域多元療癒建置

在談論政治暴力創傷的諸多面向時,對酷刑更細緻的認識有助於我們理解受難者複雜的過往經驗。除了酷刑面向之外,本會亦致力於見證每一位受難者與家屬各自特殊的生命經驗,並以創傷療癒為目標,推動社會理解和體制改革。

現階段本會致力規劃兼顧修復與社會理解的政治暴力創傷跨領域多元療癒建置,從專業人力培訓、以受難者與家屬需求為中心的全人療癒模式,全民政治創傷知情的衛教推廣三方著手,期待能促進社會共同思考轉型正義工程中的集體責任,開啟不同歷史經驗者的對話機會,建立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和傾聽的基石。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