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恐慌搶口罩 民眾黨:健保藥局實名制、里長來發

民眾黨五位新科立委建議,口罩販售改以健保藥局實名制、里長來發。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攝。

(芋傳媒記者賴品瑀報導)防疫武漢肺炎,行政院以政府徵購、超商限購 3 片等措施,讓台灣維持口罩持續供應、且低於國際售價的狀況,並已拍板出資2億元建立生產線,擬將每日產量提升至一千萬片。不過,民眾黨五位新科立委指說,「買不到口罩」還是很多民眾抱怨要多跑好幾間便利超商,才能碰運氣買到口罩,因此「管道」的問題比起「產量」更需要被優先解決,他們建議改以健保藥局實名制、村里長來負責發放。

民進黨團幹事長鄭運鵬則回應說,在野黨與民間對防疫都有很多創意,但是否可行,還需行政院再評估,他相信蘇內閣會明快有回應。

「現在販售口罩的通路沒效率也不公平,不要其實沒疫情卻造成社會恐慌。」民眾黨副總召張其祿批,口罩的成本「一塊錢不用」,如今在超商以 8 塊、6 塊販售,蔡政府是「對業者太好」。張其祿要求,政府要學習澳門、新加坡來發放口罩,澳門以實名制在藥局販售,台灣已經有健保系統,直接在健保藥局以實名登記販售,將可以改善搶購囤積的恐慌心態。

張其祿更指,新加坡直接配送到民眾家戶,台灣應該也可以做得到。不過,日前也已經有新加坡網友指出,新加坡政府只是配送了一戶 4 片口罩一次,新加坡民眾仍是需要搶購高價口罩。

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賴香伶表示,建議應將多數口罩優先供應健保藥局,以健保卡方式限購,有效控管數量,避免有心人士大量囤購。缺乏超商通路地區,醫療資源不足,應結合地方民政系統,調查口罩需求數量,主動配發。延後開學後,須提供足夠口罩數量給政府立案合法之安親班、幼兒園、補習班。既有超商通路,協調廠商出廠時即以 3-5 片小包裝出貨,避免通路分裝之人力負擔與污染風險。

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表示,日前有網友自行製作口罩販售狀況 app,但結果是每次出現有貨的綠點,馬上就有民眾衝過去搶購,高虹安認為,這是因為政府公開資訊作得不夠好,沒有公開口罩庫存,所以民眾不確定、不瞭解,仍是非常恐慌。

不過,行政院、經濟部等相關單位也持續在臉書等社群媒體提供相關數據與說明,據經濟2日晚間的發文,先前因為年假,在1、2日供貨狀況的確較少,但在開工後,已有廠商全天候輪班生產的方式製造口罩,國防部也將動員後備軍人來幫忙。

經濟部強調,目前國內產能約每日 400 萬片,在新購設備後,2 月 3 日開始的一個月內,62 條產線會陸陸續續完成上線,產量就可以逐漸增加到每日 1000 萬片,讓國內供應更穩定。經濟部更澄清,相關原物料,包括 PP 聚丙烯(不織布原料)、到口罩內層 ES、中間層熔噴布、外層紡黏,國內有生產,供應上經濟部都有掌握。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