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員看世界英國 2016 年公投、 2017 年啟動脫歐,直到今年底才終於塵埃落定,將在明年 1 月完成脫歐立法,脫離歐盟,結束這段近半世紀的綁定關係,各走各的路,今年也將被標註為留歐派大敗的一年。
2016 年 6 月 23 日,英國因為保守黨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的競選承諾而舉行脫歐公投,當時誰都沒有料到這會是一場拖棚歹戲的開始。最終結果以 51.9% 對 48.1% 的極小差距,英國決定脫歐。
2017 年 3 月 29 日,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當時的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沒有回頭路」,梅伊簽署遞交給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的信件,正式啟動里斯本條約第 50 條, 2 年談判起跑。
歐盟是由 28 個歐洲國家組成的經濟與政治夥伴關係,起源於二戰後強化經濟合作的構想。歐盟之後演變為「單一市場」,讓會員國的貨物與人員自由流通。英國於 1973 年加入歐盟,是第 9 個成員國。歐盟發行自身的貨幣歐元,有 19 個會員國採用,不過英國仍採用英鎊,而在這一刻,英國也成為第一個脫離歐盟的國家。
根據里斯本條約第 50 條,歐盟會員國可以依據本國憲法要求退出歐盟。在確定退出歐盟後,當事國必須通知歐洲理事會,以啟動為期兩年的退出協商。然而,英國身為第一個啟動者,沒有人知道究竟要怎麼進行,當時許多專家都認為兩年太短,不太可能完成談判,結果也確實如此。
經過 2 次大選、無數內閣求去、換掉一任首相,英國終於在今年底讓脫歐立法在下議院闖關成功,明年將完成立法程序。
假設一如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所言,英國在明年 1 月 31 日完成脫歐,那麼從脫歐啟動算起,總計一共耗費 1038 個日子,比第一次預定的脫歐日 2019 年 3 月 29 日多出約 10 個月。若從 2016 年公投日算起,則過了 1317 天。
儘管民主社會是少數服從多數,但在脫歐公投後,留歐派 3 年多以來試圖力挽狂瀾,包括多次舉辦遊行,號召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希望有反轉機會,但一如梅伊所言,脫歐沒有回頭路,而現在這條路已經走到盡頭,訴求第二次脫歐公投的活動已然正式落幕。
自從脫歐公投後,英國民意對於留歐和脫歐的態度雖然時有波動,但大致上仍維持五五波。事實上,從選舉結果來看, 2016 年有超過 6 成選民支持脫歐的選區,今年大選保守黨的票數增加 6%;有超過 6 成選民支持留歐的地區,保守黨的支持度下降 3%。
留歐派陣營指出,比起梅伊在 2017 年的慘敗,強生其實只增加 1.5 個百分點的支持率,這顯示民意自 2016 年公投後其實沒有太大變動,但為何這次大選與上次結果大不相同,脫歐派能夠大獲全勝,讓保守黨奪得 80 席優勢,輕鬆通過脫歐法案?原因在於選舉策略。
脫歐派大將法拉吉(Nigel Farage)的脫歐黨選前宣布全面退出保守黨掌控選區,讓脫歐派選民集中選票投保守黨。相較下,工黨和同樣訴求留歐的自由民主黨因為理念不合而無法攜手,導致票源分散,兩敗俱傷。
留歐派較有勝算的作法其實應該是絆住強生的腳步,不讓他提前大選,以換取第二次脫歐公投的機會,只可惜工黨和自民黨無法同心。
不過,一切的檢討都只是事後諸葛,英國脫歐大勢已定。明年 1 月 31 日完成脫歐後,英國將進入脫歐過渡期。在這段期間,英國保有歐盟會員國「現狀」,但沒有投票權。過渡期從英國脫離歐盟的那一天起算,直到 2020 年 12 月 31 日,英國將與歐盟正式分手。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