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quote quote=”早期經濟全球化的出現和發展,導致東亞世界原有的秩序被打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從世界歷史來看,充滿「劍與火」、「血與淚」的征服和掠奪,並非近代早期西歐海外擴張的獨有特徵。在此之前,人類歷史就已充滿這類的征服和掠奪。其中最值得注目的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領導的大規模戰爭。蒙古人通過這些戰爭征服了歐亞非三大洲遼闊地域,建立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單位——蒙古帝國。
這種征服是通過「劍與火」進行的,給廣大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帶來無盡的「血與淚」,改變了中國和歐亞其他許多地區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造成了世界歷史的「大變局」。但是這個大變局並未從根本上改變被征服地區原有的社會和經濟結構。不僅如此,就連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也未能長期生存下去,征服者本身也在被征服者的汪洋大海中銷聲匿跡,自身的語言和文化蕩然無存。
其他的許多「世界帝國」(如更早的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後來的奧斯曼帝國等)造成了比蒙古帝國更為持久和深遠的影響,改變了被征服地區的種族、語言、文化、宗教等,但是也沒有把世界引向一個全新的時代。因此我們不能用這種傳統的觀點去看待本書所說的「大變局」,而應當充分認識到:這個「大變局」是一個與之前所有「大變局」在性質和影響方面都全然不同的歷史變遷。其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這個「大變局」是經濟全球化的開端。那麼,什麼是經濟全球化呢?
在今天的世界上,「全球化」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之一,正如經濟學家沃特斯(Malcolm Waters)所說的那樣:「就像後現代主義是 1980 年代的概念一樣,全球化是 1990 年代的概念,是我們賴以理解人類社會向第三個千年過渡的關鍵概念。」但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個高頻率使用的名詞,卻是一個出現未久的新詞。這個詞在英語詞典中首次出現在 1944 年,與之相關的「全球主義」(Globalism)一詞也只是 1943 年才問世。因此「全球化」這個名詞的問世,至今才不過 60 多年而已。不僅如此,問世之後的頭半個世紀,這個名詞的使用並不普遍,一直要到了 1990 年代,它才為學界普遍接受,爾後又才成為媒體的新寵。因此這個名詞成為一個常見的詞彙,實際上只是最近 20 至 30 年的事。能夠在這個短時期內迅速「征服」了全世界,可見其威力之大。那麼,什麼是全球化呢?
要給全球化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十分困難,因為它的內涵實在太過豐富。洛奇(George C. Lodge)說:「全球化的概念是如此廣泛、深奧、模糊而神秘,以致像我這樣的學術界人士往往會通過現有的經濟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專業來分別探討它所涵蓋的內容。」因為這個原因,直到今天,國際學界仍然沒有一個關於全球化概念的統一定義。不過,就大多數學者而言,他們心目中的全球化主要是指經濟全球化。因此哈貝馬斯明確地把全球化界定為「世界經濟體系的結構轉變」。波多(Michael D. Bordo)等人也明確地說:通常說的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本書中所說的「全球化」也是經濟全球化。這裡,我們接著要問:什麼是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一詞,最早是萊維特(Theodore Levitt)在1985年提出來的。上面所說的「全球化」一詞迄今尚無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是大多數學者對於「經濟全球化」的看法倒是相當接近的。國際貨幣基金在1997年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做出了如下定義:「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不過,在各種定義中,我認為最為簡明扼要的是經濟學家阿達(Jacques Adda)所下的定義:「經濟全球化的最終歸宿:統一的和唯一的全球市場。」換言之,經濟全球化就是全世界形成一個統一的和唯一的市場。如果全球所有的經濟體都進入了這個市場,經濟全球化就達到了。
西諺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像經濟全球化這樣的歷史大事件,當然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基歐漢(Robert Keohane)與奈(Joseph Nye)說:「全球化,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指全球性因素增加的過程。」而所謂全球性因素,則指的是「世界處於洲際層次上的相互依存的網絡狀態」。這種聯繫通過資本、商品、資訊、觀念、人員、軍隊以及與生態環境相關的物質的流動及其產生影響而實現。他們還指出「全球性因素是一種古已有之的現象」。這些久已存在的因素,經過長期的數量和種類的積累和創新,到 15 世紀地理大發現後開始出現質變,以後不斷加速增加,成為勢不可擋的歷史潮流,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就是全世界形成一個統一的和唯一的市場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初始階段的主要表現,就是用貿易的手段把世界主要地區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稀疏的全球性市場網絡。
這種連接採用了各種手段,包括暴力的手段,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早期經濟全球化乃是用貿易以及「劍與火」一起建立的市場網絡。
經濟全球化最明顯的特徵可以用兩本書的書名來歸納。一本是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和托皮克(Steven Topik)的《貿易打造的世界》(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另一本則是布朗(Lester Brown)的《沒有國界的世界》(Man, Land and Food, World Without Borders, and 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ety)。前一本書是談論歷史的,後一本則是討論當今問題的。這裡只是借用這兩個書名來突出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徵。
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世界,就是一個貿易創造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貿易網絡突破了國界的限制,把越來越多的地區,越來越緊密地聯繫了起來。人員和各種生產要素可以在這個貿易網絡中跨國流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網絡創造了一個沒有國界的世界。
本文摘自《火槍與帳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火槍與帳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book_author=”李伯重” book_publisher=”聯經出版公司 ” book_publish_date=”2019/10/09″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11/2019-11-182.07.44.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36685?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11″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0252.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ext_link_2=”https://www.linkingbooks.com.tw/LNB/book/Book.aspx?ID=161334″ ext_link_text_2=”聯經出版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