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面對總是「歹看臉」的人,我們可以如何因應?

圖片來源:截自 Broken People YouTube

[bs-quote quote=”面對總是「擺臭臉」的人,你都怎麼應對?如果你很害怕別人的臉色,往往也代表著你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幾年前,曾經有一對母子來找我談話。

母親攤開幾張孩子的圖畫,說她覺得孩子很壓抑、缺乏自信,希望我透過圖畫,了解孩子的心理議題。

我看了一下畫的內容,再看向一旁那位就讀小學三年級,低著頭不發一語的小男孩,試探性地問:「有時候如果覺得自己畫錯,或者畫得不好,你會有什麼心情?」

結果小男孩還沒回應,母親就大聲回道:「『畫錯』?繪畫沒有對或錯,我都跟我的孩子說認真畫就對了,不要去管好壞對錯!」然後臉上掛滿「這年頭怎麼還會有人認為畫畫有對錯之分」的質疑。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klimkin

母親說得沒有錯,「創作」本身並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但是別忘了,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對自己的表現結果,產生一些想法與感受。

孩子覺得自己畫錯了,所以覺得挫折、失望,這些情緒可能來自於對自己的期待,也可能是想要滿足家人對他的期待。無論如何,這些感受是很真實的。

可是母親卻因為被「繪畫沒有對錯之分」的價值觀侷限住,因而否定了孩子的想法與感受,不允許孩子重畫,結果孩子因此更困惑、更受挫。

在生活中,有一些人總是擺著一張臭臉,頭上好像籠罩著一團烏雲,他的回應通常沒什麼好口氣,每次當你想到要與他互動就很痛苦。

因為痛苦,我們總想要改變對方,或者避免與他互動。可是我們似乎沒有想過,是什麼因素框住了我們,以至於我們經常被困在「害怕別人臭臉」的情緒裡?

圖片來源:截自 Broken People YouTube

這關鍵的因素,很可能是我們文化中強調的「與人為善」:要有禮貌、說話要客氣、待人要親切、和氣才能生財……

「與人為善」固然是經營人際關係很正向的概念,但如果過於僵化、缺乏彈性,我們就可能被這樣的概念套牢,根深蒂固地認為撲克臉、面癱(形容沒有表情)的人、擺臭臉的人,一定是缺乏人際互動的意願,不懂得與人相處的道理,甚至是不明理、難溝通的。

這些假設本身就是一種有色眼鏡。當你戴著這種有色眼鏡,打從心裡認為對方很有事、很難相處,你又怎麼會放鬆地與他互動,欣賞他「歹看臉」以外的其他面向呢?

所以,如果想要減少和「臭臉人」互動時的負面情緒,該怎麼做呢?

圖片來源:pixabay
作者:jamesoladujoye

如何回應?心理師這麼說──

你為何如此害怕別人的臉色?

如果你很害怕別人的臉色,往往也代表著你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樣子。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我們太習慣從他人身上獲得認同,所以我們經常把評價自己的權力拱手讓給他人。別人開心、稱讚你、笑臉回應你,你就覺得自己表現得很好,覺得很高興。

看見別人擺臭臉,你就覺得很痛苦,感受不到自己的價值感。為了舒緩心裡的不舒服,你就會想方設法,甚至不惜放低身段去討好對方。

或許你的努力可以換來對方一時的好臉色,不舒服的感覺也能緩解一些,但那只是暫時的。也因為你經常用委屈自己的方式來討好別人,其實你的心裡並不好受,所以你對這段關係,也可能累積許多抱怨。

用這種方式生活的你,當然會因為別人的壞臉色、壞口氣而感到痛苦。只要看到別人的壞臉色,你就自動化地提醒自己:我是一個不好的人。所以在臭臉人的面前,你很難獲得正向的價值感。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Pexels

不切實際的擔心

有些人與臭臉人互動時會擔心: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做錯了什麼?對方是不是針對我?雖然擔心,可是你卻不敢問。因為你又擔心對方會覺得你反應過度;或者擔心對方真的說出一串你的缺失,那樣一來,你又擔心自己覺得難堪、難以承受……

這些沒完沒了的擔心,往往是來自於童年時期與父母或老師互動的經驗。

小時候,大人因為不滿意你的表現,所以對你生氣、冷淡,轉身離開,拋下你,你因而感到慌張害怕、自責愧疚。那時候的你,不敢向大人生氣,只好忍耐、壓抑,並且努力表現出符合大人期待的行為。但是你只學會了壓抑與委屈,卻沒有學會如何表達情緒、如何與對方溝通。

如果你發現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也真的很想知道對方到底怎麼了,那麼就鼓起勇氣,直接了當地問對方吧。

「我發現每次拿東西給你的時候,你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怎麼了嗎?或者是不是我哪邊做得不太好?」

「幾次跟你討論事情,你的口氣不是很溫和,是不是我有哪裡沒有弄清楚?還是我誤會了什麼?」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Pezibear

當你這麼問的時候,也在提醒對方的態度。對方可能認為他一直都是這樣,而不是針對你;也或許他並沒有發現自己的行為,更沒有傷害你的意思。

對方也可能選擇不說,或者否認,但至少你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了,不會繼續悶在心裡;當然,對方也可能真的說出一些對你的負面情緒,那樣更好。你們有機會好好澄清,進而調整彼此的互動模式,改善關係。

破除「必須」的信念

人為什麼不能擺臭臉?為什麼擺臭臉就等於沒禮貌、難相處?

說得更直接一點:為什麼對方一定要對你展現友善的姿態?如果他真的不太開心、壓力很大,難道沒有表達負面情緒的權利?如果他從小就習慣用這樣的姿態與人互動,為什麼他得為了你改變?

因為你認為人際互動有一些「必須」遵從的概念,但對方偏偏不吃這一套。所以困住你的其實不是對方的臭臉,而是你認為「人際互動不該擺臭臉」的信念。這個信念愈強大,你就愈難跳脫和臭臉人互動時的壞心情。

圖片來源:Pixabay/作者:rawpixel

因為你對對方抱持著既定的觀點:「擺臭臉的人就是沒禮貌、難相處。」所以你會用這個假設來解讀他的所有行為。實際上他也可能有微笑、幽默的一面,但因為這些面向不符合你對他的假設,所以你可能會忽略、不去注意,或者用扭曲的方式來解讀:「他只是皮笑肉不笑,他的笑容是為了拍馬屁……」

因為你討厭臭臉人,所以用負面的態度與他相處,他感受到你的負面態度以後,也繼續對你展現臭臉的姿態。這下子,你更「確信」自己的假設:「看吧!他真的很不友善!」

依照不同關係,採取不同因應

我們都害怕直接詢問對方,因為擔心氣氛會很僵、尷尬。但是事情沒有弄清楚,你每天與他互動時,都處在擔心和困惑的心情裡,難道有比較好過嗎?

「問」不一定會搞僵氣氛,重點是要找到合適的時機、合適的詞彙,才不會讓彼此都很尷尬。

如果你珍惜彼此的關係,希望改善你們的互動,「試著表達自己,也關心對方」的冒險,很值得你鼓起勇氣試試看。

如果這一段關係僅止於工作上的互動,那你可以選擇維持片面和平的形式,並且提醒自己:「為了顧全工作,平常心看待那一張臭臉就好,太認真,一點好處都沒有。」

如果只是普通朋友或者網友,那你大可以選擇不要看他的臭臉,封鎖加刪除就是了。

圖片來源:截自 BuzzFeedVideo
YouTube

採取新的因應策略

人際互動守則第一條:改變,從自己開始。

或許你改變了身邊某一個臭臉人,但只要你看待自己的觀點沒有改變,別人的一個眼神、一個語氣,你依舊很容易被影響。

世界何其大?你改變得了多少人?

我們永遠無法決定對方如何對待我們,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回應對方的方式。改變不了對方,那就調整自己的因應策略,才能讓自己過得比較舒服。

這裡有五個小提示,讓讀者參考:

  1. 不要在情緒緊繃、氣氛緊張的時候與對方互動(還記得「情緒水缸」嗎?)。
  2. 互動前,先想好要說的話,避免因為負面情緒攪亂了原定的溝通。
  3. 互動前先提醒自己:解決事情才是重點,而不是在意他的臉色。
  4. 互動後也提醒自己:擺臭臉是他的習慣,跟你的表現或許沒有相關。
  5. 尊重每一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但你可以選擇不要把他散發出來的情緒往自己心裡去。

這麼做,不是因為你害怕對方、向對方示弱,或者委屈自己。你只是開始練習新的心態和行動,避免自己因為對方的壞臉色、壞口氣,影響了心情。

本文摘自《擺脫邊緣人生:25則人際攻略,打造有歸屬感與自我價值的人生》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擺脫邊緣人生:25則人際攻略,打造有歸屬感與自我價值的人生” book_author=”胡展誥” book_publisher=”寶瓶文化” book_publish_date=”2019/10/25″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10/100-5db8066a27578.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37956?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10″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90068.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