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禁蒙面法》生效以來,一如預計,事態非但沒有緩和,反而朝向更為惡化與激烈的方向發展。而來自港府高層的兩個「不排除」表述,更為目前的僵局帶來厚重的憂慮感。
「不排除」顯示風向改變
第一個「不排除」來自特首林鄭月娥。她在 10 月 8 日行政會議開會前見記者時表示,一旦局勢過於惡劣,不排除向北京求助。這是自今年 6 月反送中運動以來,首次有港府高官認可「北京介入」作為一個必要選項,無疑是一個重大轉折點。過往,不論北京官方的文宣抑或國務院港澳辦體系對香港的示威活動採取多麼激烈的抨擊,最後都會表態「相信香港特區政府有能力依法止暴制亂」;與之對應,港府亦多次聲稱「特區政府有能力妥善處理特區的地方事務,毋須向駐軍請求協助」。在中國,政治人物的公開講話多精密而嚴謹,體現政策風向和決策者意志。林鄭的發言不僅僅是用語上的變化,更意味著港府及北京應對今後態勢的重大轉變。
「不排除」打開北京介入缺口
第二個「不排除」來自香港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據香港媒體報導,港府正考慮引用《緊急法》或《公安條例》,從香港其他紀律部隊借調人手,委任他們為臨時的「特別任務警察」(簡稱「特務警察」)。鄧炳強在 10 月 14 日的警方記者會中,沒有否認相關傳聞,並表示任何有助於警方執法的措施,均不排除。這顯現出港府已面臨警力不足的窘境。
在香港,所謂「紀律部隊」通常指港府體系中的警察、消防、懲教署、海關、入境處執法者,駐軍並未被包含其中。但若將林鄭和鄧炳強的兩個「不排除」結合起來看,則不得不令人思考:港府是否在打開北京介入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法律缺口?這種憂慮並非空穴來風。事實上,近來關於「大陸武警身穿港警制服執法」的傳聞此起彼伏,一些「港警不講粵語而講普通話」的短片在網路上更廣為流傳。雖然港府一再表示,絕無解放軍或武警混入香港警隊。但值得留意的是,港警在多次警民衝突中,採取的蒙面執法、拒不展示委任證或警員編號等做法,除了讓不少港人失去對警方信任外,亦對街頭執法的港警身份產生質疑。
強硬鎮壓益增港人反抗決心
林鄭和鄧炳強的兩個「不排除」顯示,港府正在以更強硬的手法應對示威者,且對港人追求普選的訴求充耳不聞。但《禁蒙面法》施行以來的事實已表明,嚴刑峻法無法令局勢降溫,更無法令港人屈服。大規模鎮壓所能減少的,只會是港府管治的正當性甚至合法性,而絲毫不會減損港人爭取民主自由的決心與意志。
(本文作者劉哲為香港專欄評論作家)
(新聞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