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生活,叫做崑曲
崑曲實在太慢!慢到我們想睡!但,我們曾經思考過,這些慢的過程所創造的「隙縫」,正是充滿各種想像的可能嗎?本篇文章邀請學術、創作、表演一把抓的兆欣,分享他聽崑曲、學崑曲、閱讀劇本的經驗,也希望,讀者能夠從兆欣的經驗談,了解當代的資訊發達與快速讓我們忽略很多可看、可聽、可想像的,崑曲的美是別具內涵的。
世間萬物往往都是種比較或相對,沒有所謂的絕對,胖/瘦、美/醜,乃至於快慢。
其實我從不覺得崑曲,或者傳統戲曲是「慢」的——你會說,那怎麼看著看著就「睏」了,崑曲根本是「睏曲」嘛!但是,「會睡著」跟「慢」有沒有直接的關聯呢?讓人睡著為何會是審視藝術的一種標準?或者,其實你從未想過「慢的可能」?畢竟,現代人什麼都講求迅捷效率:搭車要搭高鐵,接駁還得無縫接軌;追劇得要兩倍速,遇到廣告更要跳過;看完一部電影太浪費時間,乾脆看個六分鐘濃縮版。就是這浪費時間的想法,讓我們錯失了好多人生的樂趣。選擇慢,我們就有更多的可能。
慢,是種修行
當我還在念大學的時候,也不曉得著了什麼魔,竟然會在暑假的時候,特別找老師學習崑曲。記得那時,我借住學姐的北投小屋,老師家則在東區,每日近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就是拿著曲譜在車上,兀自哼哼唱唱,練習各種細節(幸好那時候還沒有爆料公社)。下課回家後,再拿出曲譜,唱一個下午,唱到睡著了,晚上又繼續唱。練習前人講究的「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得把每個字音都切開了,好好地在旋律中分配均勻,而且要符合每個字的聲調,不然會失去唱辭本來的意思。(也許這是周杰倫沒想過的?否則千里之外也不會聽起來像千里 XX 了⋯⋯)如此,非得沉住氣,細細琢磨,把一字一腔都給嚼透了,才能做到「功深熔琢,氣無煙火,啟口輕圓,收音純細」,聽起來很高深莫測,但「無煙火又輕圓」豈不是種做人的最高境界!與其說是在唱曲,倒不如說是在學做人。
那兩個月,我學了五齣戲,全都是唱腔。沒錯,就是純然地唱曲!現代人常說的「冷板凳」,其實就是源自崑曲練唱的功夫,耐著性子,坐在那兒,好好地唱。你一定會好奇,啊!這樣坐得住嗎?一個才將將二十歲的人,竟然能做到。說實話,當時我也是天天被老師嫌棄,天天哭著回家。大家都在追星的時候,我幹嘛在這裡練唱?隨著自己年齡漸長,升學、工作,遇到各種磕磕碰碰,不由得翻開書架上的曲譜,看著密密麻麻的筆記,記憶中的旋律又再度響起⋯⋯呼吸慢下來,浮盪的一顆心好像被保護著,生活上什麼歪七扭八的,好像也沒那麼嚴重了!覺得自己好忙好累嗎?放棄蠻牛,坐回冷板凳,把唱腔調理好,情緒也撫平了;細細品味一字一腔,也是審視自己。
慢,是種傾訴
戲曲的世界很有趣,臺上走一圈,就是千山萬水;咚咚咚打個幾下,就天亮了;你說戲慢,偏偏這一換場就是十八年後。沒有什麼比戲曲時空更自由的了,它想快想慢,都取決它想告訴你什麼。所以,可千萬別以爲唱起來了,就是慢!
人的情緒何其複雜,也許是愁悶,也許是焦慮,甚至是各種無以名狀的、沒法說的,就該好好地唱,好好地抒發。
在崑曲的世界裡,負能量是被允許的,而且可以大唱特唱,愈唱愈美。舉個例子,有個千古傳唱的故事《白蛇傳》,據統計,光是電影、連續劇就有二十二種版本,但崑曲絕對情感飽滿,因為它多了讓白蛇好好傾訴的時候:
「曾同鸞鳳衾,指望交鴛頸。不記得當時曾結三生證,如今負此情。反背前盟,吓!你聽信讒言忒硬心。追思此事真堪恨,不覺心兒氣滿襟。你真薄倖,吓!你緣何屢屢起狼心?阿呀害得我幾喪殘生,進退無門。怎不教人恨?」
這段曲牌叫【金絡索】,有的人覺得就是台語的「真囉嗦」,和情侶吵架時,各種「翻舊帳」的反應是一樣的。白蛇這段唱了五分鐘,唱完後,大家就沒事了。說這段慢嘛,倒可以比較自己和伴侶吵架需要多久的時間平復;或者,聽一句我愛你,不過 1 秒鐘,何不來這段白蛇囉嗦五分鐘,讓我們的愛更加漫延。
慢,是種排遣
還有齣戲《西廂記》,張生和崔鶯鶯夜半相會,私定終身(古代人還真是蠻大膽的)。但,重點反倒不是男女主角,而是牽線的紅娘!當張生鶯鶯逕自關起房門恩愛,撇紅娘一人在外,此刻,她在門外大唱特唱。這個曲牌名稱叫【十二紅】,是個把數段串在一起的組曲,唱辭又是難耐,又是露滴牡丹開的,各種描繪,聽了還真是讓人十二萬分羞羞。這段近十五分鐘,唱著唱著紅娘就這樣排遣了嗎?我想劇作家不在意,倒是觀眾們,已經被撩得不要不要的了。
大家最熟知的《牡丹亭》,千金小姐逛個花園竟然就做春夢了,聽起來多麼荒唐的情節,但偏偏她要在睡前,來個【山坡羊】,感嘆自己青春,感嘆沒有認識帥哥,嘆著嘆著,七八分鐘又過去了。與其在家乾煎柴魚,何不來段【山坡羊】,慢慢地抒發你那無與倫比的美麗。
現代人選擇何其多,可以吃速食,可以吃高級法餐,連個 app 外送都讓人點選不完。
慢,也是種選擇,選擇如何過日子,選擇品味;慢,更是種態度,如何面對自己,應對人生
——在崑曲裡慢,讓自己慢下來,你會發現食物更美味,空氣更清新。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