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quote quote=”我們從一出生開始,就被各種正面、負面、潛意識、有意識的評價所包圍。無論在家庭、職場、婚姻、友誼還是社群網站,所有的人際互動都深受讚美與責備影響。” style=”default” align=”center”][/bs-quote]
在某些家庭裡,除了快樂,其他情緒都是不可取的。珊曼參加我的中年人研究時,提到她母親:「每當我沮喪時,她的焦慮就會噴發。她不會看著我,而是藉由哼歌填補沉默。我會覺得生氣又羞愧。」聽到孩子以相當負面消極的方式陳述自己的生活(我覺得一無是處、我感覺好像快滅頂了、我不知道怎麼過下去),任何父母都會心煩意亂。
孩子訴說的事有些是難得聽到,有的則是發出有麻煩的訊號,但父母拒絕傾聽孩子的感受,執意要求:「你真的不可以這樣想!」或「你怎麼可以說出這種話?」,就是傳達出責備的訊息。
然而在有些家庭裡,正面積極的情緒反而會受到責備。
對無法感受喜悅的家族成員來說,興奮與欣喜之類的情緒會被當成是一種冒犯。
著有《壞母親》的佩格.史翠普在書中提到,她家的評判系統是禁止喜悅開心的。史翠普的母親會因為女兒的快樂而惱怒與反感,她的論點是:「我如果沮喪失望,那其他人就不該覺得日子很快活。」
遇到類似狀況的還有卡勒斯,他是家裡第一個上大學的,期待父母鮑伯和瑪莉亞能分享他獲頒獎學金的興奮之情,但瑪莉亞認為:「卡勒斯的一切都來得很容易,他以為能拿到獎學金全是憑他一己之力。他都沒感激我們的付出。」然後鮑伯就說:「他迫不及待想離開我們。」透過譴責卡勒斯的快樂,鮑伯和瑪莉亞抵消了彼此的焦慮和怨憤。鮑伯表示:「他還沒搞清楚狀況,不該就這麼興奮。」瑪莉亞的總結就是:「他向來不替人著想。他應該多考慮一下別人工作上的壓力,不該當面炫耀自己。」
對鮑伯和瑪莉亞來說,卡勒斯的成功威脅到他們與兒子之間的連結,因此覺得卡勒斯的興奮隱含對他們的否決、批評和責備。
本文摘自《被批評的勇氣: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卻又總是喜愛議論他人?》一書。
[taronews-styles book_title=”被批評的勇氣: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卻又總是喜愛議論他人?” book_author=” 泰莉‧艾普特 Terri Apter” book_translator=” 謝維玲, 林淑鈴” book_publisher=”漫遊者文化 ” book_publish_date=”2019/06/03″ book_cover=”https://cdn.taronews.tw/files/2019/07/2019-07-173.18.43.png” book_link=”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taronews/products/0010823375?utm_source=taronews&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7″ book_link_text=”博客來購書” ext_link_1=”https://www.taaze.tw/apredir.html?155785702/https://www.taaze.tw/goods/11100877532.html?” ext_link_text_1=”讀冊生活購書” style=”book”][/taronews-styles]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