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忠憲專欄》動機和習慣的根源

我們雖然渴望擁有獨處的時間,卻不知道該如何真正地享有它。 圖片來源:Pixabay / 作者:StockSnap

「動機讓人開始,習慣讓人保持領先」,沒有動機永遠不會有任何開始的可能,但是習慣才是最關鍵的決定因素。從小我們努力養成好的習慣,例如唸書的習慣、工作習慣、運動的習慣等等,藉由這些培養好的習慣讓生活步入常軌。如果不小心沾染了不好的習慣,懶惰、偷竊、賭博、吸毒、欺騙等等不好的習慣,會讓人墮落罪惡的深淵而無法自拔。

我記得我剛開始跑步,跑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候,有臉友留言預期我大概很快就會失去熱忱,一個工科肥仔能夠有讀書工作的習慣就很不錯了,怎麼有可能在人生已經過了一半之後,開始培養運動的習慣?今天已經第 440 天了,每天早上起來跑步現在已經成為了習慣。

在自己日常的生活週遭產生的動機才會非常強烈,有時候我們可以在臉書或任何書上看到一段話,或是看一部勵志的電影,會想要做些什麼,但是這樣的動機往往不夠強大,很容易就被日常生活的瑣事消滅。更何況習慣的養成要在動機的熱情消失之前,否則很容易就無疾而終。

圖片來源:Pixabay
作者:PublicDomainPictures

要不是在現實生活裡面看到一個非常肥胖的熱情學弟跑步,也不會有這麼強烈的動機。如果不是一直收到學弟跑步的消息,例如他最近從原來的 38 腰已經瘦到 29 腰,也不會鞏固習慣成為堅強的堡壘。同儕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沒有現實上的朋友,很難有那種感染互動的行為,

「交朋友非常重要」並不是一句書本上的格言而已,是影響生活跟生命重要的關鍵。

有習慣的生活之後,要面對的就是事件的強度問題,每天的時間只有 24 小時,各種養成的習慣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但是如果沒有吸收不同的知識和深度思考的時間,往往會讓人成為虔誠宗教的信徒,跑步的信徒、工作的信徒、想要成功的信徒、各種莫名其妙顏色的信徒,這樣的生活又回到另外一種奴隸的形式。

最近看到一張自己 20 歲時候和同儕朋友出遊的照片,照片上十幾個人,有持續聯絡的超過一半以上,我想我年輕是有交到一群讓自己有動機又能養成習慣的好朋友。常常有許多人會遇到有些朋友當了大官以後就不再理人,這些人有他的困難,因為生存和工作的壓力讓他不能再保有原來單純的生活和想法,表面上看起來是他不理你,實際上是你不理他。

如果知道生命有限,人都會死的情況之下,由人的社會所劃分的階級真的是一件荒謬可笑的事情。真正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重大事件和人,往往不會超過 10 這個數字,我們真的有好好的把他們把握嗎?很多人和事,當下看不出得失,而且往往表面是得,其實是失,生命真的很困難,要活在當下,又不能活在當下。

事物的價值不是它們持續的時間,而是它們發生的強度。這就是為什麼有難忘的時刻和獨特的人!
~費爾南多.佩索阿

原文出自 李忠憲 臉書,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