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記者簡翊展報導)大安區青田巷一帶舊地名為「昭和町」,台北昭和町會召集人黃智慧教授與大安區公所合辦了一系列的「漫步昭和町」活動,今(11 日)更邀請到京都大學建築學博士郭雅雯來介紹昭和町的前世今生。
郭雅雯於日本京都大學建築學科取得博士學位,現任教於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郭雅雯透露,幾年前曾在台北街頭騎車尋遍各地日式家屋,調查後才發現青田街一帶的家屋不同於他處的官舍,他處的官舍相對制式,而青田街一帶的家屋則較有個性。
大安區青田巷一帶舊地名為「昭和町」,建町於昭和時代故而得其名,在建町以前地籍上屬於大安庄龍安坡,郭雅雯表示,日本時代「昭和町」尚未建町以前,和平東路當時寬度是二十米左右,已經設有公車負責連結台北府城與六張犁一帶。
而「昭和町」一帶住民多為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台北高等學校(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和台北高等商業學校(今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亦有不少台灣電力株式會社和台灣總督府的工作人員居住於此,過去有超過一百戶的日式家屋,但現今僅保存三十間左右。
郭雅雯提到,當年住戶多以「住宅組合」這樣的團體向銀行貸款來蓋家屋,並撥一定比例的月薪來繳納房貸,大多約 10 到 14 年才繳清房貸,繳清房貸之後房子才能登記在個人名下,房貸尚未繳清時產權則登記在「住宅組合」,但隨著二次大戰爆發,許多住民好不容易終於繳清房貸之後,日本就戰敗了,最後只能攜帶一只背包的東西與一千元以內的現金回到日本。
而近年在台灣才開始流行的「灣生」一詞,其實是源自於日本時代,當時對於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即稱作灣生,但台灣一直到電影《灣生回家》上映之後,才重新認識了這個詞與這群人。
今天活動的第一站來到「聲音光年」,聲音光年位於和平東路一段 187 號,這棟日式建築過去也是台北帝國大學職員的家屋,戰後則被編作公務人員宿舍,是昭和町中最晚修復的日式建築,郭雅雯介紹到台灣日式建築有三大特色:
- 屋頂多為水泥瓦或文化瓦
- 牆面則採雨淋板,減少雨水與牆面的接觸面積,並讓雨水能順利沿牆面滴下,因為是木造房屋,需要避免雨水滲入
- 房基會挑高 60 至 65 公分,以適應台灣潮濕的環境,並開通風口,讓夏天一樣涼爽
活動第二站則到了和平東路一段 183 巷 7 弄 2 號的遊山茶訪台北青田會所,此處為台北帝國大學醫科教授澤田平太郎的家屋,建築是採和洋折衷式的建築,為台灣日式家屋常見的建築風格,而郭雅雯透露,此處過去牆面其實是原木色,到了戰後才被新來的住民漆成了白色。
活動途中行經一日式建築,現已設立于右任紀念館,郭雅雯表示,因為于右任故居遭到拆除改建,所以改在于右任故居對面的日式建築設立紀念館,郭雅雯也透露,自己其實覺得于右任紀念館的設計與招牌,和附近的日式建築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公所人員則向與會者透露,其實有大學會趁著建築被提報為歷史建築前夕,趕緊拆除並改建,避免被指定為歷史建築後,不能再做其他改建,還要背負修復與管理的責任,公所人員也嘆道,其實是法律規範不夠周全的問題,公所人員也指著一旁改建蓋起的大學教職員宿舍表示,不拆就只有一戶,拆了就可以有十四戶,是歷史建築保存與否的兩難!
接著來到台北帝國大學農業部教授大倉永治的家屋,此處為昭和町少數有兩層樓的日式家屋,郭雅雯表示,過去其實昭和町也有類似社區整體營造的規範,為了保障每一戶的日照、通風以及隱私,有不成文的規定只能蓋一層樓,而此處因為建造時間較晚,是少數沒有遵守這個規定的建築。
最後活動則到 4 月 27 日漫遊昭和町活動曾經造訪的台北帝國大學專攻土壤研究的足立仁教授故居(現青田七六)和台北帝國大學南洋史學教授庄司萬太郎故居(現青田茶館),郭雅雯也介紹了台灣日式建築常見的建材——十三溝磚,十三溝磚原先在日本流行過,後來日本多改用另一種磚,十三溝磚變成在台灣比在日本更常見的建材。
相關文章: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