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央廣》「與惡」效應 心理師:憂鬱症更不容易被旁人察覺

圖片來源:Pixabay

台灣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使社會關注「思覺失調症」議題,不過,諮商心理師陳忠寅提醒,比起「思覺失調症」,「憂鬱症」更不容易被發現。陳忠寅表示,「憂鬱症」患者常被誤認為只是心情低落,且就算有病識感,也在社會標籤下往往不願就醫。他提醒,只要透過專業醫療協助與家人支持,憂鬱症患者還是可以回到一般生活。

近期引發話題的台灣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使社會關注「思覺失調症」的精神疾病問題,不過,諮商心理師陳忠寅提醒,在社會關心精神疾病議題之餘,其實現代人患有「憂鬱症」的情況更須值得留意。

根據衛福部 2017 年民眾前往醫院就診的相關統計指出,因「思覺失調症」就醫的患者約有 15 萬多人,而有「憂鬱症」、「躁鬱症」等情緒障礙患者就醫的,則有 63 萬多人,換言之,情緒障礙問題更應該獲得社會重視。陳忠寅:「你從這數字就大概可以發現,如果我們稱為憂鬱症的話,這大概是思覺失調症,如果按照就醫人數來看,大概是 3 到 4 倍的人數。」

「思覺失調症」其實就是思考與知覺功能異常的腦部疾病,內在會出現幻聽、幻覺,而外在會有相當明顯的異常行為,但「憂鬱症」不僅不容易被發現,甚至就連患者本身也可能因為社會標籤因素而不願就醫。

陳忠寅解釋,這是因為「憂鬱症」常常被認為只是心情低落,且往往擔心一旦就醫,更會被社會理解是抗壓力不夠的「爛草莓」,這會使患者誤將疾病當成人格問題。他說:「他會因為社會對這樣人的眼光,導致他不願意承認自己有憂鬱症以及不願就醫,怕就醫後,社會上汙名化的眼光會全部加諸在身上。」

不僅有社會因素,陳忠寅進一步表示,因為憂鬱症患者對任何事情產生絕望感,所以對就醫也沒有任何動力;他指出,用「加油」方式來鼓勵憂鬱症患者,並不見得會有效果,甚至還會出現反效果。他說:「你任何對他的激勵,比方說看開一點、加油、樂觀一點、想開一點,這樣的說法對他來說是沒有意義,因為這是一種疾病。你任何對他的正面鼓勵,某種程度對他來說是種打擊。」

諮商心理師建議,如果有超過 2 周嚴重的心情低落、飲食習慣也出現明顯變化,就應該尋求精神科、身心科以及心理諮商的協助,另外,家人的陪伴與傾聽也很重要,專家提醒,只要經過專業協助與家人支持,憂鬱症患者一樣可以回到一般生活。

(新聞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