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無障礙普遍不佳,行動不便者被迫小病也往大醫院,衛福部允改善。除將爭取經費提供診所設無障礙環境,也將設特殊兒童眼科示範中心,並設計障礙者友善醫院範本,邀醫院試辦。
衛生福利部統計,至 2016 年 12 月,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人數約 117 萬人。外出就醫是他們常見的外出理由,有 74 % 需要定期就醫,且大部分都有復健需求。但衛福部調查也顯示,有超過 3 成障礙者認為就醫遇到困難。
輪椅使用者凱哥受訪時表示,到診所就醫困難重重,入口多有台階,或診間太小、門口太窄輪椅都進不去,就算只是感冒,也只能到大醫院就診。
但凱哥說,去大醫院要花很多時間、也比較昂貴,更困難的是照x光、或是看牙醫時,醫護人員不協助移位,反以「擔心幫我移位而造成受傷」敷衍,要求他自己找協助者才能完成健檢。雖然醫院都號稱有無障礙門診,但他沒使用過。
依法,設有 10 床以上病床的醫院要有無障礙設施;但根據衛福部 2017 年委託的「醫療院所無障礙就醫環境輔導計畫」發現,儘管醫院在無障礙就醫環境硬體方面比診所好,仍有約 14 % 沒有無障礙通路、約 17 %沒有無障礙浴室。
調查發現,全台診所無障礙設施現況,在所有項目中,僅具無障礙通路一項達 35 %,其餘無障礙硬體設施項目達成率都低於 3 成。其中,無障礙廁所與無障礙標誌都是極低。
許多障礙者都有復健、復能治療需求,但調查發現,在全台 525 家有復健治療設施診所中,有 175 家沒有無障礙廁所;有 165 家沒有無障礙通路。
調查結論也提到,政府機構提供無障礙就醫資訊上有很大改進空間。全台醫院設置無障礙網頁的達成率是最低的 22.49 %。其他如為住院的身心障礙者提供出院準備計畫、設置身障服務窗口、推動視障友善就醫流程、推動身障友善就醫流程、推動不同障別友善就醫流程、不同障別溝通服務等均有很大改善空間。
過去屢有朝野立委以無障礙醫療向衛福部提出質詢,部長陳時中在 2018 年 10 月曾允諾,將提出無障礙醫療規劃,營造更友善的就醫環境。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受訪時表示,政府推動分級醫療,希望民眾小病先到診所看,但對障礙者可能有困難,將持續爭取經費協助診所布建無障礙設備。目前依法會先要求復健科、物理治療和職能治療所配合法規設置,也研擬先補助醫療資源較為不足的偏鄉地區診所做無障礙設施。
石崇良說,目前全台有數家特殊需求者牙科醫療服務示範中心,今年規劃要再設置特殊兒童的眼科示範中心。兒童眼科醫師反映,有些孩子因先天的眼疾、嚴重弱視必須儘早就醫治療,但孩子看診配合度較低、難度較高,可能需要特別的輔助工作,且可能合併身障、發展問題,將籌設示範中心,提供整合性的照護。
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受訪時則說,衛福部從 2013 年全面推動高齡友善醫院認證,有些醫院提出如降低視覺障礙的 QRCode 友善藥袋、降低聽覺障礙的助聽設備、防滑止跌等友善措施。
賈淑麗說,因年長者與障礙者的需求共通,今年將會增強、擴大友善醫院的無障礙元素並挑選數家醫院試辦無障礙醫療環境,讓障礙者得到更適切的服務。
(新聞資料來源 :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