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本告訴我們,台灣土地上曾經出現一個叫做「台灣民主國」的國家,很多研究學者也認定它是一個國家,不少追求台灣邁向獨立自主理想的人士,更把「台灣民主國」當作心目中嚮往、自我期勉的標的。
這個故事必須追溯到大清帝國與日本國的戰爭。大清帝國不堪一擊而迅速落敗,在馬關議和時,清國就應日本的要求把台灣當作累贅般地割讓給日本,使台灣人民面臨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變局。
在割讓條約簽訂後的那段期間,島上倏然冒出「台灣民主國」。那是由清國在台官吏策畫、邱逢甲等台灣紳民出面領導成立的。一八九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他們公開發表了一份《台灣民主國自主宣言》。這份歷史性文件的內容是這樣的:
「日寇強橫,欲併台灣,台民曾派代表,詣闕力爭,未蒙俞允。局勢危急,日寇將至。我如屈從,則家鄉將淪於夷狄;如予抗拒,則實力較弱,恐難持久。」
「業與列強迭次磋商,僉謂台灣必先自主,始可予我援助。台灣同胞,誓不服倭,與其事敵,寧願戰死。爰經大會議決,台灣自主,改建民主國,官吏皆由民選,一切政務秉公處理,但為禦敵及推行新政,必須有一元首,俾便統率,以維持秩序而保安寧。巡撫兼總司令唐景崧素為萬民所敬仰,故由大會公推為民主國總統。」
「總統之印業已刻成,將於五月初二日(陽曆五月二十五日)巳時由全台士民恭獻總統。凡我同胞,無論士農工商,務須於是日黎明齊集東方會館,隆重舉行開國典禮,幸勿遲誤。」
兩天後,「台灣民主國」也真的以非常隆重的儀式宣布成立,全島人民頗有以一國之民將拒日本於島外的沛然之氣,完全不知道這其實是清國反割讓派官吏的一個策略,藉此來抗拒條約的履行。
其實,早在割讓條約簽訂前,台灣一些紳民就和清國反割讓派的官吏結合,發動了數波奏請不要割讓的行動,其中還包括提議商請列強協助清國保台,可是,這些努力都失敗後,他們就展開了一項以「台灣自主」為名來抗日的計劃。
邱逢甲等台灣仕紳在拜訪清國台灣巡撫唐景崧之後,決定發佈一篇《台民佈告》,強調台灣既然被清國放棄,無天可籲、無人可援,台灣只有自主。
清國對這項計劃予以默許,企圖造成台灣是被日本佔領的印象,以掩飾清國割讓之過。
台灣仕紳要求唐景崧出面領導,他與清國兩江總督張之洞商議後,決定以「另立名目」的方式進行,成則可將台灣復歸清國,敗則可以避免「恐倭藉口,纏擾中國」。
自主宣言發表的同一天,日本新派任的台灣總督樺山資紀,就率領所屬文武官員自京都啟程,帶領的部隊包括陸軍總兵員達一萬五千餘人,海軍艦隊大小艦艇二百三十三艘。
「台灣民主國」成立後,因為日本「接收」行動逼近,很多原來的清國官吏都棄台灣住民於不顧,匆匆捲鋪蓋跑回中國,民主國政府不得不由低級官吏組成。接著立即面對的就是日本進攻的問題,當時在台前清軍共有三萬五千人,民主國政府規劃北部由唐景崧直轄前清軍廣東人部隊守衛,中部由義勇軍,南部由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的前清國黑旗軍守衛。
五月二十九日,日軍展開登陸行動,只遭遇小型防禦仗,輕易就佔領澳底一帶。六月三日,已進入基隆。
此時,「台灣民主國」政府竟然迅速崩解,唐景崧在六月四日立即逃往中國,一大堆由清國政府轉任的官吏也紛紛作鳥獸散,台北、淡水一帶的守衛主力是廣東人部隊,受了官吏逃亡的影響也跟著潰散,開始在城內到處掠奪,情勢非常混亂,於是,辜顯榮接受台北富商李春生等人之託,於七日前往基隆引日軍進入台北城。
接下去,台北統領丘逢甲及台中統領林朝棟也相繼逃亡,正規軍完全崩潰,反而是由台灣人民組成的義勇軍奮戰不懈,使日軍首度遭遇到登陸之後較強大的反擊,直到十月五日才佔領整個中部地區。
日軍從十月九日佔領嘉義,以及在十日、十一日分別由布袋嘴和枋寮繼續增援登陸之後,整個戰局已經幾乎接近結束,黑旗軍虛有其名,不堪一擊,劉永福大將軍趁夜搭乘英國商船逃亡中國。
因此,很清楚的,1895 年這段虛假的「台灣民主國」歷史,是以獨立為名、回歸清國為最終目的,製造日本國要「佔領」台灣的欺妄假象,當時,也曾經期待歐洲國家能夠派兵支援,結果,被識破不但根本沒有要「真獨立」的決心,而且完全不是植根於台灣本土、以台灣人民共同利益為目的的民主國,因此,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支援,領導者又自己先偷偷落跑,才會在維持不到五個月就迅速以敗亡告終。
筆者才疏學淺,所接觸的資料似乎都未深論「將台灣復歸清國」這個根本目的,如果忽略這一點,顯然會誤導對這個歷史事件真相的了解。
「台灣民主國」其實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而是一個戰敗國要對條約反悔,煽惑台灣住民利用無知民氣企圖毀約的行動。
台灣住民被出賣於先、又受蠱惑魯莽犧牲於後,這段歷史教訓應該是刻骨銘心的,台灣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國家,是必須全民真正追求國家的獨立自主,而非被「假獨立、真統一」、「以各表為名、真併吞為實」所蒙蔽。
由想想論壇授權轉載。原文標題:【被遺忘的歷史】《台灣民主國》的「假獨立、真統一」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