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不義遺址如何標誌?藝術家用五感呈現受難者記憶

國家人權博物館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報導)「不義遺址」意指威權時期,政府透過不當手段與體制傷害人權的歷史現場,但這些地景隨著社會變遷逐漸失去原貌。11 月 28 日起,國家人權博物館推出「標誌不義-不義遺址視覺標誌與紀念物示範設計展」,邀請 19 組、21 位年輕藝術家參展,重新開啟社會對話與想像,以及跨世代的轉型正義。

標誌不義-不義遺址視覺標誌與紀念物示範設計展。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該展覽也是一項「共學計畫」,所有藝術家在創作之前,先到台北與高雄踏查不義遺址,了解受難者前輩的白色恐怖經驗、對空間的想法,並參加專家學者的座談會。歷經四個月的密集共學後,他們才將作品與提案捏塑成形。

策展人賴依欣表示,在共學的過程中,藝術家們對於標誌與不義遺址的認知產生了變化,標誌不再只是文字或圖像,還有更多可能,像思考身體感受空間、各種感官或話語的建構,讓觀者可以用不同的感知來認識歷史,打開想像的可能性。

策展人賴依欣於記者會致詞。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在這次展覽中,藝術家顛覆紀念碑的物質性與權威性,作品大多朝向公眾的記憶、生活與感知經驗來展現。像鐘雯齡《「 」》透過工作坊形式,重新討論的白色恐怖歷史議題,由在地居民為不義遺址題字,再用霓虹燈管創作標誌;陳儀霏《lim f(x) x→truth》則以槍聲與雲朵分別作為聲音與視覺意象的標誌,在日常生活中引發民眾的不安。

鐘雯齡《「 」》由在地居民為不義遺址題字。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陳儀霏《lim f(x) x→truth》以槍聲與雲朵作為標誌。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有些創作者選擇重現政治受難者口述資料所提及的身體經驗,如拷問、刑求或身體被運輸移動等所帶來的未知恐懼。阮永翰與林盈潔的作品《寫生門》,將受難者的身體化為一隻隻蠟筆,邀請參與民眾畫下其觀察與想像,隨著蠟筆被使用後的消逝,也暗喻受難者的身體解放,轉化為眾人眼中的風景。

阮永翰與林盈潔的作品《寫生門》。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張博傑《[ X ]》則將書本、花瓶、明信片與嬰兒模型等物件的表面肌理,覆蓋一層黑色的感溫油墨,讓觀者用手觸摸黑色表面,藉由掌心的溫度讓物件重新顯影,企圖呈現消失與再現的關係、時間走過的蹤跡。

「對自由有多大的理解,你就有多大的自由。」張博傑感性說道,很感謝主辦單位,自己透過訪談和踏查等活動,了解他沒有參與過的時代,討論且正視這個議題,最後更讓觀者藉由作品來重新思考與產生連結。

張博傑《[ X ]》在物件表面覆蓋感溫油墨。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政治受難者蔡寬裕今天也特別到場參加展覽的開幕記者會,對他來說,這些不義遺址承載一萬多位被害者與家屬的生命,以及台灣的歷史。他感性說道,台灣轉型正義沒有完全落實,有些遺址不復存在,但年輕藝術家們透過創意把過去的原貌呈現出來,相當新穎,在國外也很少看到這樣的例子。

政治受難者蔡寬裕上台致詞。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藝術是一個非常好的介面,能賦予民主時代持續反思與對話的場域。」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表示,轉型正義是社會對話的過程,他們希望邀請更多藝術家與創作者們一同來思考,當新的時代的到臨,要追求什麼樣的民主想像。

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陳俊宏。
芋傳媒記者邱家琳攝

國家人權博物館「標誌不義-不義遺址視覺標誌與紀念物示範設計展」

展覽時間:2018 年 11 月 28 日(三)– 2019 年 03 月 31 日(日)
展覽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仁愛樓 2 樓(新北市新店區復興路 131 號)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