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旅台漂木畫家楊樹森參與國立台北大學漂木繪畫工作坊,陪伴社區長輩作畫。過程中,者長不但得到療癒,更找回失去的舞台,也才發現原來人生的下半場可以這麼精彩和亮麗。
「漂木繪畫工作坊」是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責任 USR」計畫之一,社科學院院長曾敏傑受訪表示,USR 施行 3 學期以來,這次是首次由長輩「演出」,從中看到社區長者參與的熱情,也將北大和社區距離拉得更近。
推動繪畫工作坊的北大歷史系講師辛法春說,工作坊讓長者有個舞台展現亮麗的人生下半場;來到這裡無須繪畫技巧,而是生活經驗的突破,以漂木的意涵對照長者心路歷程,經過反思、對話,重新安頓自己,重塑長者的生命價值。
工作坊進行一年半以來,多數長輩是隻身而來,也有學員由子女陪伴前來,還有人坐著輪椅來。成員之一的楊樹森深受感動,他說,自己不是美術科班出身,不會教授繪畫技巧,只是陪伴,傾聽學員訴說各自的色彩與心境,和大家一起完成畫作。
楊樹森說,不管生命如何像漂流木般地滄桑、斑駁,作畫過程中,感受「朽欄的木頭,也可以重新來過」的心境,透過美的呈現和分享,讓愛散播出去,把美好留下來。
多數學員是首次拿畫筆,辛法春說,退休數學老師吳君實第一堂課呆坐在畫板前,堅持不會畫,不肯動筆。她說:「不行,一定要畫。」沒想到一出手,楊樹森為之驚豔說,用色構圖完全不像生手。
69 歲曾擔任船員的吳治中,罹患帕金森氏 20 多年。作畫那天,他看到同學身穿知名品牌運動衫,心想來到工作坊,找回了生命新的平衡點(New Balance),於是畫上這 2 個英文字。他希望「能重新出發,找到立足點」。
來自宜蘭 71 歲的陳素英,兒時幫忙父母照顧 7 個弟妹,只讀到小學 4 年級,如今弟妹都有不錯的成就。她說,沒想到小學都沒畢業的她能在人生 70 才開始時「進大學」。她以「留不住歲月,留住好心情」和「同學」共勉 。
醫檢師退休的趙惠蘭,畫的是「衝浪」,75 歲的她說,初次作畫感覺怡然自得,但又覺得畫得不好「很丟臉」。61 歲的李淑蘭說,生命進入初老階段,工作坊卻讓她感覺如旭日東升般地溫暖,期許人生下半場可以發光發熱。
看到 73 歲的學員楊曉琴在群組寫道,「原來我們的人生可以這麼快樂」,辛法春知道工作坊達成任務了。辛法春說,工作坊讓老人家把隱藏、豐富的內在世界呈現出來,從作畫中發現自己的天分,這就是老人價值的重塑。
「生命記憶與對話」楊樹森師生聯展現在台北大學圖書館展出到 27 日。除了學員畫作,楊樹森也展出 24 幅作品,他同時捐出「有約」供北大永久收藏。他說,要等到大家都走不動時,再相約回學校看看這幅畫。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