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管控格外蛋 最快明年底完成修法

圖片來源:中央社

黑心液蛋事件燒出「格外蛋」問題,農委會今天表示,破掉且蛋液流出的格外蛋只能堆肥、養豬使用,目前也正在修正畜牧法,若格外蛋流入食物鏈將開罰,最快明年底完成修法。

聯合晚報報導,全台每天生產約 10 萬箱蛋,約有 1%、20 萬顆雞蛋是裂殼、破掉的「格外蛋」,但蛋商多採「包銷制」,即好蛋、壞蛋、破蛋一起收,壞掉的蛋究竟賣給誰,成了三不管地帶。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行政院環保署、農業委員會今天下午開會討論,會後召開記者會說明結果。

農委會簡任技正李宜謙表示,「格外蛋」指的是蛋殼破掉且蛋液流出來的雞蛋,只能堆肥或交給養豬業者煮熟後做廚餘,不可進入食物鏈,農委會也要求記錄流向,由縣市政府定期稽查,農委會也會不定時抽查,強化格外蛋管理。

此外,農委會目前也正在修正「畜牧法」,嚴禁格外蛋流入食物鏈,未來若畜牧業者不按規定處理格外蛋,將面臨罰則處分,最快明年底完成修法。

李宜謙說,如果雞蛋只是在運送過程中外殼出現裂痕,並不算是格外蛋,還是可以食用,至於是否能作為食品加工業者的原料,也會另訂規範,讓業者有所依循。

有關媒體報導,蛋商大多是好蛋、壞蛋一起收,導致格外蛋流向不明。李宜謙也澄清,蛋商在收蛋前都會挑選,否則整箱蛋裡只要有一顆破掉,流出的蛋液會讓整箱蛋都臭掉,尤其夏天臭更快。

不過,李宜謙也坦言,即便蛋商收的蛋都完好無缺,在運送過程中確實也可能因碰撞導致蛋裂開、破掉,如何避免流入食物鏈,則得靠食藥署進一步把關。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