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提中國人願用隱私換便利 百度被罵慘

圖片來源:中央社

就在臉書為洩露客戶個資而焦頭爛額之際,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日前一席「中國人願意用隱私換便利」的發言,引發大陸輿論不滿,昨晚更遭中國官媒央視新聞點名修理並反問「誰說中國人願意?」

央視新聞報導,李彥宏在 26 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

李彥宏還說,「如果這個數據能讓用戶受益,他們又願意給我們用,我們就會去使用它的。我想這就是我們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基本標準。」此言一出,引起很多大陸網民的關注和爭論。

報導指出,在山東濟南工作的張敏下載了一款手電筒 APP,就被要求獲得通訊錄、拍攝照片和影片、錄音、位置等 10 多項與主要功能無關的權限。她質疑,手電筒照明功能只要使用鏡頭,要這些無關的權限幹嘛?

報導強調,用戶表示,雖然知道這樣做會洩露隱私,但為正常使用軟體,不得不「被同意」、 「被授權」。

業內人士指出,大陸當前不少 APP 一旦裝上,用戶幾乎成了透明人,沒有任何隱私可言。部分手機 APP 越權獲取的用戶訊息,已成為公民個人訊息洩露的主要管道,並衍生規模龐大的黑灰產業鏈。

報導引述中國互聯網協會發佈的「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 2016」顯示,僅在 2015 年下半年至 2016 年上半年,中國網民出於垃圾訊息、詐騙訊息、個人訊息洩漏等原因,遭受的經濟損失高達人民幣 915 億元(約新台幣 4200 億元)。

報導批評百度選擇在臉書焦頭爛額、全世界眉頭縮緊之際說出這樣的話,有點意外。人們最害怕的,不是李彥宏說了錯話,而是他說了真心話,「是科技巨頭對用戶核心利益的熟視無睹,成為一種脫口而出。」

報導認為,面對迭出的大數據負面新聞,科技巨頭恰恰應擋在前面,以切實行動給人信心。臉書的危機足以表明,數據濫用將會帶來不可控的後果,對數據的保護,再怎麼用力都不為過。

報導呼籲,要保障個人隱私權利,保證大數據不被異化,既需要監管部門儘快拿出強化隱私保護的法則,也需要科技公司更有良知、更有擔當。「這一點,臉書看起來似乎是懂了,百度也必須得懂。」

(中央社)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