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瀏覽標籤

金融

台灣疫情較輕微 管中閔提金融風暴籲勿鬆懈

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今天表示,台灣在這波疫情中受害輕微,但要謹記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的經驗,避免鬆懈了相關準備,缺乏對自身深度檢視,導致下半場情勢翻轉。由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陽明大學防疫科學研究中心合辦的「新冠病毒政策對應研討會」上午在台大舉行,管中閔以地主身分發表開幕致詞。

三倍券23日起商家可兌現 6千家金融機構免手續費

收取振興三倍券紙本的商家明天起可兌現,全台 6221 家銀行、郵局、信用合作社、農漁會等服務據點皆可兌現,不收手續費。行政院上午舉行「三倍券兌領說明」記者會,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台灣銀行副總經理康蘩等人出席。丁怡銘說明,收到紙本三倍券的商家,各金融機構從7月 23 日起到明年3月 31 日受理兌領業務。兌領不收手續費、不會被查帳,可轉匯入店家指定帳戶內;三倍券如果有摺痕、髒污或破損,只要在可辨識範圍內,仍可兌換,標準比照現鈔。

業者提金融科技發展建言 黃天牧:朝3方向努力

金管會 29 日舉行第二場金融科技發展座談會,針對金融業者提出多項建議,主委黃天牧總結時深感台灣金融科技發展「時不我予」,但未來會朝建立單一窗口、可苛責性機制及培養夥伴關係加速發展。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午舉辦第二場金融科技發展座談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外界對於台灣發展金融科技期待很高,他也深感「時不我予」,因為的確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努力,他也強調,今天會議的結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開始。

全球大規模寬鬆 央行:可能帶來5大副作用

武漢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主要國家央行相繼推出大規模寬鬆措施,中央銀行今天指出,可能帶來5大副作用,特別是央行如果介入高風險市場,尤其是股市,可能造成央行與企業雙輸局面。今年初 2019 冠狀病毒疾病( COVID-19 ,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於亞洲爆發後,迅速蔓延至歐美地區,全球經濟隨之重挫;各國央行為了穩住金融市場秩序,紛紛祭出前所未見的大規模寬鬆方案。

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8月出爐 將朝4方向發展

金管會今天表示,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預計將於8月出爐,未來將朝建立金融創新的差異化管理機制、電支電票管理法制整合、開放銀行第二、三階段及導入監理科技即時監控4大方向發展。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今天下午舉行與科技業者的首場座談會,主委黃天牧開場即揭露金融與科技對話的5大原則,包括尊重、平等、對等、透明及無話不談,並以圓桌式方式進行,強調會傾聽金融科技業者聲音,篩選後列入未來金融科技發展政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