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水情吃緊紡織鋼鐵業備戰 一滴水用逾兩次 芋傳媒 2021-02-28 17:37 全台水情吃緊,產業界積極節水,鋼鐵、紡織被視為傳統產業中的用水大戶,業者透過設備改善,多次使用回收水,藉此提升用水效能;中龍鋼鐵目前一滴水可以用4次,宏遠用水也至少經歷兩次循環。由於去年夏季無颱風侵台,豐水期無颱風降雨,為 50 多年來首見。全台今年水情吃緊,為對抗旱象,產業界積極節水備戰。
綜合 台積電降低自來水用量 南科再生水廠3月完成主建 芋傳媒 2021-02-26 16:40 台積電南科再生水廠預計3月完成主體建築,將致力產出優於進水品質要求的再生水,成為全球首家導入工業再生水的先進晶圓廠。
綜合 經長:三接如期供氣大潭電廠 將補足北部電力缺口 芋傳媒 2021-02-25 16:31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重申,隨著經濟成長,用電也持續增加,三接供氣後,能讓大潭電廠3部燃氣機組上線,供應電力占整體6%,補足北部電力缺口。不過外界質疑,為何選在觀塘,而不是台北港,王美花說,內部曾做過評估,台北港岸邊都是礁石,建設海管與陸管的困難度高,若要移到台北港,時程將推遲 11 年以上,北部用電將會相當吃緊。
綜合 凌晨鍥而不捨找彩券行 20多歲男現身報喜刮出百萬 芋傳媒 2021-02-23 14:00 一名 20 多歲的中獎人今天出面受訪表示,初四凌晨想玩刮刮樂,一路尋找還開門的彩券行,終於找到一間,隨手刮了3張就幸運中百萬,盼疫情解封後到東南亞渡假,自己中獎才相信刮刮樂真的有大獎。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的「金三角彩券行」大年初四( 15 日)開出「 2000 萬超級紅包」三獎新台幣 100 萬元,幸運得主林先生今天簡單戴個口罩便現身受訪,親自分享中獎喜悅。
影音 霹靂黃文章接掌中菁會 今年製作電影推新電視劇 芋傳媒 2021-02-22 11:23 文創股霹靂董事長黃文章接任中部上市櫃公司菁英聯誼會第 27 屆會長,他表示今年霹靂將於4月推出台日合作電視劇「 Thunderbolt Fantasy 東離劍遊紀3」,並將推出全新製作電影「素還真」。
股市 台積電飆破660元 台股大漲逾230點 芋傳媒 2021-02-22 09:58 台股今天開盤漲逾百點,隨後指數持續拉高,受到台積電早盤勁揚9元達新台幣 661 元的漲勢激勵,大盤一度大漲逾 230 點,最高達 16579 . 17 點,持續改寫歷史新高。半導體設備廠應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 )營運展望樂觀,預期第2季營收可望達 51 .9億至 55 .9億美元,將續創歷史新高,股價飆漲逾5%,費城半導體指數漲2. 44 %。
綜合 餐飲業掀數位革命 連鎖龍頭王品砍掉重練 芋傳媒 2021-02-21 20:00 餐飲業積極導入數位化,連鎖餐飲龍頭王品集團起步早,卻在 2019 年大膽砍掉重練,3年投入新台幣2億元孵化新平台,恰逢後疫情時代的內需噴發,嚐到甜美果實;未來王品還想透過跨界結盟,放大「點數經濟」。餐飲連鎖企業中,六角、 85 度C、大苑子都用 App 經營會員,王品起步雖早,但在這樣的動態競爭中,屢屢面臨挑戰;早在 2012 年就上架、6年募集 131 萬名會員的王品瘋美食 App ,功能陽春、只能查詢門市和優惠資訊,已無法滿足顧客需求。
綜合 高雄加工區走過55年 將更名科技園區 芋傳媒 2021-02-21 16:30 高雄加工出口區走過 55 年歲月,產業型態從傳產走向科技成為園區的主流,楠梓及高雄園區將在 24 、 26 日卸除招牌,下月改掛牌「科技產業園區」。1966 年,高雄港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以拓展貿易、吸引工業投資、增加就業機會為目標,勞力密集的輕工業,有機械及衣物縫製等盛極一時,也觸動了貧困時期的台灣經濟發展。
綜合 劉揚偉:MIH平台將在今年第4季推3款電動車 芋傳媒 2021-02-20 11:32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目前 MIH 電動車平台聯盟已有 736 家全球廠商參與,預估第4季會有3款新電動車亮相,到 2023 年鴻海在車用業績會明顯提升, 2024 年是全球發展電動車的關鍵轉折年。鴻海今天上午在新北市土城總部舉行開工祭祀儀式,劉揚偉親自主持,包括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財務長黃德才、投資長杜墨璽等率鴻海各級主管和員工代表參加。儀式從9時 15 分開始,約莫9時 37 分結束,儀式後劉揚偉接受現場媒體採訪。
綜合 企業攜手倡議ESG 賴清德指有3大意義 芋傳媒 2021-02-19 22:48 玉山創辦人黃永仁、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攜手友達及中鋼等 32 家台灣傑出企業領袖,共同發起 ESG 倡議行動,副總統賴清德也出席並表達肯定,直言有3大正面意義。玉山銀行今天召開「玉山 ESG 永續倡議行動」記者會,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均到場。賴清德表示,永續倡議活動有3個正面意義;第一,這是民間自動自發的力量,第二,這是對的時機,在各國均加速回應氣候議題時,企業也運用更積極的方式來達到減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