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傳媒 TaroNews - 台灣觀點.芋見真相

《李筱峰專欄》燦爛的星辰——馬水龍

圖片來源:取自李筱峰臉書

 

「文化是活的,所以要不斷吸收營養,並將之消化,才會產生新的力量。」

「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下一部創作。」

–馬水龍

梆笛是哪一個國家的樂器?一般的答案大概會說中國。可是台灣音樂家馬水龍卻說:「其實樂器沒有『國籍』之分,它只是表達情感和意念的工具。」馬水龍教授不同意狹義地以「樂器」來區分所謂「國樂」與「西樂」。

「『樂器』的『民族性』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以樂器的原產地來劃分西樂與國樂是一種狹隘的觀念。比如說胡琴、琵琶……本來也不是中國的『土產』,而是胡人的樂器。但是他們在隋唐時被大量引進中原後,歷代音樂家不斷為之譜曲,用它來表達中原漢人的所思所感,它才自然而然地成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面對鋼琴、小提琴…,也是如此。

1981年馬水龍發表《梆笛協奏曲》,以梆笛主奏、管弦樂團協奏,在台灣首演,後來演到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馬水龍成為第一位以整場形式發表個人作品的臺灣作曲家。此後20多年內《梆笛協奏曲》,先後在加拿大、美國、韓國、德國、法國等地演出。

今天是馬水龍的冥誕,他出生於1939年(日本昭和14年),是土生土長的基隆人。

基隆的土地,給了馬水龍藝術的養分,而兼容並蓄的樂器運用,無論是西方的鋼琴、提琴、或是傳統的梆笛、嗩吶、琵琶……給了馬水龍音樂的廣度與厚度。他的《臺灣組曲》與《雨港素描》兩組鋼琴作品,就是馬水龍作品的代表。他採用地方民間素材、北管等傳統音樂為創作底蘊,將值得流傳的傳統融入曲中;從作品中,我們看見臺灣的人文與生活,它有著臺灣音樂美學,也有著在地的文化精神。

馬水龍幼年受到廟口薰陶的元素:廟宇、龍舞、進香、獅舞與酒宴等等,使他結合五聲音階的現代調性鋼琴表現之民俗宗教音樂意象,以鋼琴模擬廟宇中木魚鐘磬的聲響,以帶有民間音樂色彩的旋律和節奏,刻畫「迎神」、「獅舞」、「元宵夜」的情景,這些音符連結了他成長的故鄉,創作出《臺灣組曲》。(但我忍不住附加一句:廟宇文化轉成音樂,很美;但是燒紙錢轉成空氣污染,很髒!)

有一次馬水龍登玉山,被台灣的山林之美感動,於是用台灣名詩人李魁賢的詩〈玉山絕嶺〉,創作出他的不朽作品《無形的神殿》。而《關渡隨想》,當然也是來自對土地的感動!

紐約時報知名樂評家Bernard Holland說:「馬水龍突破了東西方音樂的藩籬,並柔和了東西方音樂不同的表現手法和傳統特質,予以平衡處理,成功地表達他自我文化的內涵與思想,而不落俗套,實為難能可貴。」

馬水龍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科作曲組;留學德國雷根斯堡音樂學院深造。

曾任教東吳大學音樂學系,擔任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系創系主任,國立藝術學院院長,中華民國作曲家協會理事長、亞洲作曲家聯盟副主席。並獲頒多項獎章。

2015年5月2日病逝,享壽75歲。

圖片來源:取自李筱峰臉書
邀請您加入「芋傳媒」的粉絲專頁
邀請您加入「芋生活」的粉絲專頁
我知道了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