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有看過《晶片戰爭》或一些講述矽谷發展史的資料的話,應該會知道在矽谷草創期的1950年代,加州無論在科研人才、產業聚落和資本主義,都還遠遠落後於東岸,尤其是有貝爾實驗室和華生研究中心的大紐約地區。
那「電晶體之父」蕭克利等人,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地從紐澤西搬到加州呢?
一方面是「矽谷之父」,時任史丹佛工程學院院長的特曼,提出了宏大的「史丹佛創新工業園區」計劃,以非常優惠的地租與優厚的薪酬,招收了一大批東岸的新科技公司與科研專家。
一方面美國政府以當地的軍事科技研究機構為基礎,栽培了當地科技工業的幼苗。
但更重要的是,加州當時仍是美國經濟的處女地,沒有大企業的官僚作風,所以吸引了像蕭克利這樣有叛逆性格的人來「拓荒」。當然後來又有快捷半導體八傑脫離蕭克利,在加州自立門戶,開枝散葉。
那時候東岸大公司看加州的心態,大概跟台北、新竹科技官僚看高雄的鄙視感差不多吧?但是後來是誰撐起了整個美國的科技榮景呢?
再過十年,你且看他。
原文出自蕪菁雜誌,芋傳媒經授權轉載。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