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統計,去年工業測站細懸浮微粒,5 個測站中有 4 站濃度較前年增加。其中,前鎮測站更增加多達 6.4 微克/立方公尺,環保署分析,濃度增加主因是降雨大幅減少。
為了瞭解工業污染對空氣造成的影響,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在工業區的盛行風下風區設置工業測站,目前全台共有5個工業測站,包含頭份、線西、台西、麥寮及前鎮。
根據環保署 2016 及 2017 年數據,5 個工業測站有4個測站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都增加。其中,前鎮測站更從 23.1 微克/立方公尺增加至 29.5 微克/立方公尺,增加幅度高達 6.4 微克/立方公尺。
另外,麥寮也從 25.4 微克/立方公尺增加至 27.8 微克/立方公尺,台西則從 24.9 微克/立方公尺增加到 25.7 微克/立方公尺,頭份從 18.3 微克/立方公尺增加到 20.1 微克/立方公尺;僅有線西測站是從 26.3 微克/立方公尺降至 24.4 微克/立方公尺。
環保署空氣品質保護及噪音管制處處長吳盛忠指出,根據分析,工業測站 PM2.5 濃度上升跟降雨有關,其中增加幅度最多的前鎮測站 2016 年雨量達 3113mm,而 2017 年雨量僅有 1262mm。
此外,吳盛忠指出,前鎮測站的 PM2.5 前驅物 SO2 及 NO2 年平均濃度都未增加,只有 PM2.5 年平均濃度上升,與雨量呈現相關,頭份測站情況則與前鎮測站相似。
至於麥寮及台西測站,吳盛忠表示,麥寮測站 2017 年濃度較 2016 年主要上升月份為 1 月、7 月與 9 月,台西測站主要上升月份則為 2 月與 9 月,主要原因也是降雨大幅減少。麥寮測站 7 月濃度上升是因風向變化,以吹東北與西北風為主,分析可能與麥寮測站東北與西北方的污染源有關。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