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 16 日召開,會前就已煙硝味瀰漫,但從上個月剛敲定調漲最低(基本)工資的南韓,戰火延續至今看來,如何兼顧勞資雙方利益,取得平衡,仍是難解問題。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在 16 日登場,日前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賴清德表態基本工資的時薪與月薪應調漲,行政院雖緊急澄清,資本工資調整不屬行政院長職權,賴清德原意是尊重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仍引來工商團體反彈。
同樣面臨各界不同解讀與反彈,南韓 7 月 14 日表決通過,基本時薪將自 2019 年起,從原本的 7530 韓元(約新台幣 215 元),調升至 8350 韓元(新台幣 239 元),漲幅連續兩年超過 2 位數成長,但勞資雙方都表達高度不滿,今年最低薪資調漲議題並未因拍板定案而有所減退,反而延燒至今。
南韓最低薪資等同台灣的基本工資,南韓國會在 5 月通過最低薪資法新制,將勞工原本可從基本薪資外,多拿到的分紅與福利金(包括交通與伙食費)設限,若分紅超過最低薪資 25%、福利金超過 7%,可直接計入最低薪資內。
也就是對勞工而言,就算最低薪資調漲,也會受分紅或福利金新制設限的因素抵銷漲幅。
南韓兩大工會聯盟之一的全國民主勞動組合總聯盟(KCTU, 民主勞總)因此拒絕參與薪資協商;資方代表則因無法接受勞方提出的逾 10% 漲幅方案,離席杯葛,最終表決通過最低時薪調整為 8350 韓元,調幅達 10.9%。韓國去年最低時薪才創下史上最高紀錄的 16.4% 調幅。
連續兩年薪資調幅都超過 10%,南韓中小企業大喊吃不消,提議未來討論薪資時應該把各地區及業別分開討論,在野黨近日也計畫就此提出修正案;不過也有一派人士認為,若將不同地區與業別薪資分開討論,恐危及基本人權,造成城鄉、職業領域等差距日益擴大。
工資議題熱度不減,從社群網站提及「最低薪資」的次數也可看出,根據韓媒報導,審議委員會舉辦當週,在社群媒體上提及「最低薪資」的次數高達 6 萬多次,較前一週 2 萬多次多出 2 倍。
南韓入口網站的搜尋關鍵字也反映民眾關心的面向,其中與最低薪資調漲關聯度第一的關鍵字為「租金」,第二名為「月薪」,其次為「職缺」、「物價」、「派遣」等,與感受相關的關鍵字搜尋第一名則為「擔憂」、第二名「損失」,其次為「安定」、「困難」、「需要」、「爭議」、「正面」、「負擔」等。
南韓總統文在寅的支持度也連續 8 週下滑,8 月第 2 週創下 58% 新低紀錄,韓媒分析,主因是在經濟及民生問題上無法提出令人滿意的解決做法。
文在寅在去年總統大選時,喊出最低時薪要在 2020 年達到 1 萬韓元,上任後也朝此目標邁進,連續兩年增幅超過 10%,卻引發不滿,今年上半年長期失業人口數更創下18年來新高,達到14.4 萬人,經濟尚未見顯著成效,最低薪資到底該不該調升,該調多少,又該如何規劃配套措施,仍是文在寅政府須解決的一大難題。
(中央社)
評論被關閉。